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浙江在线讯,日前,浙江首个“德文化系列标准”在建德发布。这套体系涵盖了“德文化”村、“德文化”学校、“德文化”志愿服务和美德家庭四大领域的县域地方标准,以及杭州市地方标准《爱心服务站建设管理规范》。
一个县级市,为何要制定“德文化系列标准”?对全省来说,这套标准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建德,以“德文化”村建设为切口,一探究竟。
标准这样炼成
新年伊始,航头镇航景村的一项重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创建“德文化”村。对于村干部章建平来说,拿到了《“德文化”村建设与评价规范》,就相当于拿到了“入门宝典”,“‘德文化’村是什么、怎么建、怎么评,里面都写得一清二楚!”
历时一年多、经历八轮修改,去年12月,全省首个“德文化系列标准”在建德问世。其中,“德文化”村的创建按百分制考核,包含制度、阵地、文化、品牌、环境5大板块建设,每一板块细分为若干小项,每一小项均有其分值、评分标准和评价形式,按项赋分、量化考核。目前,建德已有17个“德文化”示范村通过县域级考评验收。
建德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介绍,“德文化系列标准”旨在打造以“德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品牌,这套标准不仅适用于乡村,还可以灵活运用于学校、家庭、志愿服务站等,全领域发力、标准化建设,从而更好打造“德文化”阵地。
一个县级市,为何要制定“德文化系列标准”?建德市德文化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严卫华告诉记者,“德文化”是建德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以往各领域“德文化”建设存在标准不明等问题,甚至“德文化”本身的界定也不够清晰。“通过制定一套标准,厘清‘德文化’的概念,明确‘德文化’的‘标配’,方便各领域‘按图索骥’、精准推进,让以德为贵、以善为美的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严卫华说,为了让标准的制定更具科学性,他们请来了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团队。
给博大精深的“德文化”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一次次深入走访和调研中有了眉目。“我们发现,‘德文化’做得好的村,往往有详尽的家训、村志和村规民约,这说明‘德文化’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迹可循的。”省标准化研究院工作人员余子英说。
村子如此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