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阳大联小学是足球特色学校,天晴时学校会组织70多个参加托管的孩子到操场踢球和运动。 |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浙江在线讯,每天下午3时许,小学放学铃声响起,而家长却要5时许才下班,这段尴尬的真空时间,成为许多上班族家庭的“三点半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浙江早在2013年就已出台学后托管的相关意见,当时在国内属于领先。但各地在实际探索中却被“校内学后托管班不能收费”等规定束缚手脚,进展缓慢。不过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根据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有关做好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2018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四部门联合再次发文,推动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其中就提到公益服务与成本分担相结合的原则,并从201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有托管服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20多天过去了,临近期末,浙江省小学校内学后托管进展顺利吗?近日,记者走访省内多所小学的学后托管班进行调查。
填补监管空档 大人小孩都安心
1月8日下午5时10分,在东阳横店一家超市运货的黄先生将电瓶车停在横店镇第三小学校门口,快步走进校园,四处张望。横店三校从去年11月22日开始实施免费校内学后托管。因为校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众多,政策一经推出,276名学生报名,占学生数量的近30%,黄先生的两个儿子就在其中。
“爸爸,这里!”在该校分别读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两个孩子已在校园里汇合。这样看似平常的日子,让黄先生尤感幸福。他告诉记者,一家4口从江西来东阳打工生活,妻子要晚上八九点才能下班,所以接孩子做晚饭都是自己的事。“我也要5点才能下班。学校没开学后托管班时,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去,只能在校门口站着等。”黄先生说,学校附近有托管班,但一个学期7200元的费用,他们难以承受。黄先生还发现,类似他们这样在校门口苦等父母下班来接的孩子还不少。如果遇上严寒风雨天,一到放学时间黄先生就开始心神不宁,担心孩子的冷暖安全。黄先生的大儿子小武(化名)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学后托管班。“以前放学后只能站校门口,吃完晚饭才有空写作业。现在,在托管班就能完成作业,回家还有时间看书、看电视。”
这些,也是该校校长沈兴兴下定决心要做好校内学后托管的原因。“我们学校的学生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孩子组成。校外托管机构我去看过,质量参差不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