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群众为牺牲的抗日志士默哀。 |
中评社台北10月27日电(作者 戚嘉林)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今天我们台湾各界在此纪念台湾光复节,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因为台湾的光复是祖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没有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台湾的光复。
然而因为诸多的政治影响,岛内对关于台湾光复的史观诠释,近二十年来李扁政府教化与独派政治名人教化的双重教化,都明目张胆的脱离历史真相,其诠释更是颠倒黑白的违反历史正义,且蓄意朝反中仇中的分离主义方向偏移,甚至称台湾人没有参加抗战,误导岛内社会的历史认知,莫此为甚。
历史真相是,1937年爆发“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开展。七七抗战将台胞的抗日运动与祖国的抗日战争连结在一起;随着战争的恶化,日人加强了在台殖民统治的力度与深度,发动了皇民化运动,也就是日本化的思想改造运动,皇民化运动反而更加激发了许多台湾有志之士奔向祖国,投入祖国的抗日卫国圣战。
台湾有志之士投入内地抗战,不是个别的单一事件,而是许许多多的台湾菁英,不约而同,前仆后继地投入祖国抗日大业。他们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抗日台胞中不乏显赫的学历。例如谢东闵是中山大学、丘念台是东京帝国大学、李友邦是黄埔军校、黄朝琴是美国伊利诺州大学硕士、李万居是法国巴黎大学、谢南光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翁俊明是台北医学院、萧道应是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宋斐如是北京大学毕业、林思平是东京庆应大学、李子秀(原名吕芳魁)是长春满州建国大学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的日军炮兵少尉、杨诚是北京大学、林栋是名古屋大学等,他们都是高学历的台湾知识菁英。
第二个特点,抗日台胞中有人家境颇佳。例如杨美华,父亲是土木建筑技师、母亲是助产士。有人是地方首富,例如黄朝琴,家中有田地约150余甲。有人是一门忠烈,例如丘念台是丘逢甲的三公子、蒋碧玉是蒋渭水的养女、翁阿冬是抗日烈士中国共产党党员翁泽生的妹妹、林正亨是闽南军司令林祖密之子及清末台湾抗法名将林朝栋之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