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助力上海晋升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
http://www.CRNTT.com   2020-11-16 06:35:34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制度创新

  文章表示,30年来上海外资从1990年的0.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90.48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截止到2019年年底,上海累计720家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61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

  上海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法制环境、创新高地、人才高地。诸多政策在上海进行试点、探索,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源集中到上海,辐射全国、服务全球经济。

  近几年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上海都作为中国的一个样本。每年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都会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出台落实很多符合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创新性做法。

  然而,上海与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从政策上看,多去优化负面清单,也就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同时优化法治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在数字技术利用方面,打造数字化政府平台,理顺政府和市场间关系,降低制度性成本、交易成本。最重要的是促进全球生产要素在上海流进和流出,在体制和机制层面上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层面创新。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要素市场是金融中心的核心环节,在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多年来中国主张发展直接融资,核心内容就是股权融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担负了重要的历史责任。

  上海作为主板市场大本营,很多大盘蓝筹股在上交所上市,促进了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融资,推动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去年成功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现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点突破。未来主板市场、科创板市场通过制度创新会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国际化问题,尽管过去有B股市场,但影响相对较小。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提早意识到国际版市场的价值,以便服务于一带一路、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因此很多境外企业可以在上海挂牌上市,专门成立国际板市场,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骨架,让上海在全国资本市场体系当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展望

  文章指出,十四五即将开局,为了更好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标杆作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金融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促进资金自由流动,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资本项下的对外开放。

  其次,鼓励金融创新,夯实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础。提升金融产品品种创新,比如金融科技、资产证券化、普惠金融等。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功能,改变金融要素市场规模大而不强的现状,提升国际影响力。

  最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大宗商品定价在国际上影响力偏弱,需要培育龙头产品,比如石油价格、铁矿石价格、铜价格、黄金价格等。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推进资本项下的对外开放。上海作为在岸金融中心和香港离岸中心相互协同、形成合力,提升中国金融地位、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