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20日电/“更换一个简单的配件,得从近5000公里外的内地采购,生产至少耽误三四天。”前不久,笔者在新疆南疆地区走访,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起纺织机械出现故障,在本地却找不到零部件生产厂家,一脸无奈。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类情况并非个例。
“配件采购万里遥”的背后,折射出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也揭示了当地发展“配套经济”的巨大潜力。对新疆而言,驻疆央企多、规模大,援疆企业相继西进,加之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全有条件发展好“配套经济”,通过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培育和壮大“配套经济”,应有的放矢。建议根据本地实际,梳理和规划相应的配套产业链,有计划地提升配套规模。从新疆产业结构看,宜重点围绕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配套产业体系。以汽车工业为例,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发展这一带动性强的产业,一批大型车企进疆,就可以加强本地协作配套产业建设,瞄准专用钢、轮胎、润滑油等需求,培育汽车配套产业。
培育和壮大“配套经济”,要紧盯需求。眼下,更多大企业趋向于聚焦核心业务,集中力量做精做强主业,这也为发展“配套经济”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应引导中小企业“靠大联强”,充分参与产业分工。同时,也应看到,技术和产品更新是常态,相应的配套需求是变化的,配套企业要紧盯大企业需求,提供相应的配套产品;甚至可以通过开发新型、适用的产品,反向推动大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进而与大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协作体。
培育和壮大“配套经济”,离不开政策推动。建议相关地区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以提高本地配套能力、扩大配套领域为目标,科学规划配套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区域产业配套环境,明确龙头带动企业,配套产业园区,配套产业链条。另外,配套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应对其中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在融资担保、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引进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推动配套企业健康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文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