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星岛日报今天社论说,政府昨天宣布推出第二轮抗疫支援措施,豪掷一千三百七十五亿元,加上早前的其他纾困计划,总共开库“放水”近三千亿,可谓“史无前例”。一场世纪疫灾,给香港经济民生带来空前巨大的冲击,百业萧条几无幸免,大部分打工仔女濒临失业断粮危机,若政府不采取非常手段施援,大批企业将迅速没顶,继而拖垮整体经济以至金融体系,若到此田地,将万劫不复,所以政府今次出超级重招,既及时也极必要。问题是,危机已逼近眉睫,支援措施必须快而全面,宁尽量宽松,不要因种种僵化行政思维,而误了“救命”之机。
“救命”如救火 须冲破框框
政府新一轮援助中,逾八百亿是用于补贴全港一百五十多万雇员的工资,目的是力保就业,避免出现严重失业潮,可以说是对急症落重药。经过中美贸易战与修例风波两重打击,旅游与零售行业已受伤不轻,到新冠疫情来袭,各口岸全部“封关”,旅客几乎绝迹,本地又因“限聚令”实施,大量食肆及娱乐场所停业,加上环球经济停摆重创物流商贸,各行业火烧连环船,许多企业顿陷困境,随时如骨牌倒下,目前百分之三点七的失业率势必倍升。政府显然已看到危机,故急投八百亿元代雇主出粮,图阻延裁员潮,希望企业撑过难关,只要可活命,以后就有生机。
由于情势十万火急,政府施以援手必须打破传统“讲规讲矩”的程序思维,应以快打慢,先“救命”再算。首先,目前已火头处处,不可能再选择性施救,而应将援助范围扩至最广,遍及大部分行业。事实上,疫情的影响环环相扣,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如果还要定义什么行业才受打击,不但引发争议,未受救援的行业也会拖倒受助行业,经济危机难以纾解。
此外,申请援助的程序必须简单快捷,一改过去申领手续务求精准、宁紧勿宽的方针,做到快批快发,让中小企及早受惠,代支的薪金尽快落到百多万雇员的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