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我国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经济体系绿色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过程中,重视人的需求、人的享有和人的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新格局。特别是应高度重视人的生态需要、生态素质和生态享有的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但包括产业体系或市场机制,而且有着其特定的价值属性和生态阈值,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制度属性所决定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意义。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体现,同以资本为中心的增长型经济体系有着本质差别。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充分肯定了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在国家战略中的突出地位。由此,须努力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
最后,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更优美的环境,确保经济发展成就给人民带来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重视对于青年人才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为积极推动我国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任 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