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香港注册的中成药制造商有超过200个,但却只有19家公司设有GMP药厂(图片来源:大公网) |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中医药发展近年备受关注,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16项“惠港措施”,提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港资医疗机构,可用已在香港注册药物和常用医疗仪器。中央给香港注册药物“大开方便之门”,但因两地的中成药注册机制不同,香港中成药难以打入内地。有本港业界人士指出,政府推进香港中成药进军内地的步伐缓慢兼“唔够积极”;中大中医学院副院长林志秀教授建议,政府大可在“粤港澳大湾区”设试点,互认两地的注册中成药,业界团结一致推动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风波之七
大公报记者 龚孝松
香港政府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把中医药发展列作其中一个重要政策,翌年更宣布把香港发展成中药检测和品质控制科研的国际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已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去年11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16项“惠港措施”,提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的港资医疗机构,可用已在香港注册药物和常用医疗仪器。不过,将成为其中一个试点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回覆《大公报》表示,当地政府暂未正式通知境外药品采购政策,具体流程和细节还有待确定。
中小企难配合GMP标准
本港中成药对大湾区发展充满期待,“希望畀执业医师用香港注册中成药,或者简化内地注册药品程序。”中药从业员李先生说,目前在内地行医的西医可用注册西药,但中成药则未闻楼梯响,质疑食物及卫生局“重西不重中”,忽略对业界的帮助。李先生指食卫局向业界表示一直关注业界需求,并与国家相关部门探讨和研究香港中成药在大湾区使用,惟因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而拖慢了步伐。
事实上,香港与内地在医药上的检测要求不同,而且注册程序繁复,使药品进军大湾区市场形成极大的掣肘,关卡重重;其中“第一关”便是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香港中文大学科研单位、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生科院)的中药部市场经理刘子芸指出,建设GMP药厂对中小企而言有很大难度,“一来冇地起厂房,二来投放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