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
吴孔明表示,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合作长效发展机制,需要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使相关各国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农业技术的输出,需要根据各国的文化特色、产业需求、技术现状以及政策可行性等实际情况整合优化,提高在当地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一带一路’上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提高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是这些国家共同的主题。”吴孔明如是说。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口粮之一。早在2008年,在中国政府和盖茨基金会资助下,中国农科院牵头实施了“绿色超级稻”项目。共有300多名来自育种、基因工程、栽培、植保等领域的科学家,历经10余年努力,在东南亚和非洲15个国家,通过基因测序、育种研究和栽培管理技术研发,实现了60多个“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超级稻”品种在亚非国家通过品种审定并推广。在菲律宾,超级稻品种比非超级稻品种每公顷平均增产约一吨,农民增收200多美元;在孟加拉,新推广的品种比当地当家品种平均增产30%,农民每公顷增收300多美元。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框架下,我国农业科技不仅实现了“走出去”,而且实现了“引进来”。贡锡锋认为,这二者同样重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生物遗传资源对丰富我国种质资源基因库,筛选特异、优质的种质有重要意义。
以棉花为例,我国不是棉花原产地,野生或原始资源材料都是舶来品。但是,中亚和非洲是棉花最大的原分布地,品种资源丰富,种植条件优越。中国农科院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联合实验室,形成了全套栽培棉种质资源材料引进方案,在东非也开展了野生棉资源调查布局。
重点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
在中国农科院院内,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和科研人员,他们都在为我国或国际科研项目作出贡献。
吴孔明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对国际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要培养一批懂外语、懂技术的高素质国内人才队伍,同时也要积极吸引国外人才“为我所用”,为今后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储备对华友好的高水平人才库,促进交流往来,实现互联互通。
据贡锡锋介绍,近年来农科院依托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农业人才。2017年,累计超过100人走出国门开展留学和访问;吸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优质生源来华留学交流。目前,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395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留学生占到7成以上。
此外,依托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与人才培训基地,农科院打造了农业国际化的企业家、科技专家、政策咨询、行政管理、外交官等5支队伍;依托商务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委及国际组织的涉外培训项目,每年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培训近3000人,涉及技术工程、作物育种、生物防治、果蔬栽培、跨境疫病、农机装备和沼气技术等领域。
在科技合作方面,中国农科院已在全球11个区域,38个重点国家和25个涉农国际组织分步推进国际合作布局工作,积极打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海外农业科技联合实验室。仅去年一年就新建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印尼禽病控制联合实验室、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联合实验室、中国—巴基斯坦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平台等2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