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2014年第四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扩大办理“小区居家照护与防灾救援协同演练”,由演讲厅走入厦门思明小区、由红十字会工作者走进小区民众,临危受命我个人又被赋予带领闽、台两岸救灾志工及小区民众担任演练此重责,这样的重责及构思讯息传到台湾网络族群,每一个人都认为不可思疑,为何两岸人民可以为“人道救援、民众安危”共同交心的演练?为何为政者仅是为了自我思维放弃了彼此共同进步合作的契机?
回忆当时为了精确将主题概念呈现给思明小区民众及红十字会各级长官,所以从预演起是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加上预演时又是细雨绵绵,我们的民众还疑惑:“下雨天应该停办!”,那个指挥者好霸气喔!
结果演练当天,天气更是恶劣、刮风下大雨,好似老天在考验两岸坎坷的历史种种。大陆红会总会郝林娜副会长问:“总干事可以吗?”;个人回头问闽、台两岸救灾志工及小区民众:“你们可以吗?”结果是照常进行,演练场景从七楼的危楼、救灾志工冒着风雨将受困民众背负至到安全的底楼,下降到达的刹时、郝林娜会长带领所有嘉宾、小区民众不由自主的掌声如雷响起,演练者感动的眼角流下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这情景不是意味者两岸透过各种交流期待的目标吗?只不过这样的目标都挡不过“海峡论坛”这样层次的设计,快速累积两岸人民的情感,有如“风雨生信心”倒吃甘蔗、有效益的推动进一步的论坛。
回眸一看从当初百思不解;为何要办理那么大的“海峡论坛”盛事?为何要扩及大那么多的组织层级、各行各业、市农工商、老中青不同年龄?甚至由公部门到志工朋友们!这样的思维从当初大家怀着一颗“疑虑、过来看看及没有期待的心”,到现今参与过盛事的台湾人们愿意放下心“将台湾红十字人道、志愿服务经验”、“台湾红十字救灾技巧和训练”及“台湾红十字长期照顾和小区关怀弱势”最好的一面分享给我们每一次参与的大陆好朋友,因为我们深入大陆各地区了解建设发展进步、深入探讨人民所需了解民生改善、深入扩大对谈议题了解言论开放…个人从单纯受邀到各省演讲对于大陆的认知到参加数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之后认知是截然不同的思维,个人相信“它”是创造时代改善两岸互动最好药方之一。
所以我了解“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是为了两岸互动互相认知、渐而化开彼此的歧见,而花费心思扩大举办。
回到台湾之后焦虑如何“突破政治、两岸对立思维枷锁”,将在大陆所见所闻、进步的事实告诉周遭的好朋友,想尽办法拉近两岸认知的隔阂及不必要的误导,创造两岸更好的共同未来。
就个人见解且身为“红十字会人”不会官样文章、也不喜造本宣科,从2011年福建省红十字会启动第一届海峡两岸博爱论坛起,个人受邀参与盛会,碍于职务及当年业务繁重没办法出席,另派本会救难队队长张洪诚先生出席,这一个志工对于红十字人道志业投入的热诚是无庸置疑。但对于大陆的认知受限于家族政治影响,所以“逢陆必有猜忌”。因缘的参与、让他见识到大陆同侪、同企业经商朋友这一方面的进步,更在参访中之见识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之与会来宾,大肆扩谈、毫无拘限探讨不同的议题并提出见解,如此情景和他在台湾所听“没有言论自由、经济落后…….等言论”所闻截然不同。论坛结束回台后除了不再散播大陆不具事实话题外,另外会主动分享在论坛期间所见所闻及进步的事务。
这样“事半功倍”做为雷同 (1991年)五月大陆安徽、江苏各省发生严重水患。在一千多万的大陆灾胞等待救援之际,台湾同胞主动伸出援手,一共捐助了一亿八千万美元,当时大陆红十字会副会长孙柏秋女士在圆山饭店举行答谢台湾同胞及社会各界捐款的救灾茶会。当中她强调:“人道永远超越政治。”两岸交流不会受到任何事情的影响。紧接着1999年台湾9·21地震时,大陆对台湾的捐款数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台湾向灾区的捐赠数额也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些捐款,多通过两岸红十字会相互交接。单纯从数额上来看,捐款当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含在捐款理的关怀和爱心,毋庸置疑是将“血浓于水”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