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亚洲消费电子展13日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被列为本次展会的重要主题之一。(《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
中评社香港8月9日电/对中国,特朗普到底害怕什么呢?对特朗普来说,中国的核心力量在于其日渐成长的“消费社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7日载文,文章说,中国与美国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因为资本短缺,中国实行“请进来”政策,把自己的国门打开,欢迎外国资本到中国。在90年代,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实行“接轨”政策。“接轨”就是改变中国自身的制度体系来符合国际规则。
不难理解,在这两个阶段,中国客观上不会和外在世界发生严重冲突;不仅如此,无论是“开放”还是“接轨”,中国都得到外在世界的欢迎。
但现在到了第三阶段,即“走出去”。“走出去”在本世纪初已经开始,但早期规模很小,很难对外在世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开始比较系统地“走出去”,它成为国家政策,尤其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在西方看来,中国对外在世界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对西方来说,这个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西方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西方经济体一蹶不振,陷入艰难的长期结构调整。而“互相否决”的政党制度,也使得西方国家很难形成有效的国家政策。
很显然,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这种反差既有主观认知的成分,更有客观环境的变化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贸易战幷不难理解。人们甚至可以说,贸易战只是中美关系到了这个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是贸易战,也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