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0月30日电/港珠澳大桥开通,没有塞车,最近两天却有“塞人”,逾千旅客轮候俗称“金巴”的三地口岸穿梭巴士,本来通关连行车不足一小时的旅程,结果要花逾三小时,怨声载道。三地当局除了要巴士公司在高峰时间加班应付,还须就这几天运作所暴露的三地口岸配套设施不足,检讨改善。
星岛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港珠澳大桥构思初期的主要功能,是畅顺粤西与本港之间的物流;不过,通车最初几天,过桥的大小货车每天不足五十辆,远逊原先预期,基本原因是深圳货柜码头发展改变了港深货运生态,短期原因是大桥公布通车启用的时间短促,运输业尚未与货主谈妥改变路线涉及的时间和费用。
另一方面,大桥假日人流却比预期多,十年前当局预计大桥通车首年每日人流五万至七万人次,上星期三起通车首几天工作日,每日约三万五千人次用桥,但是在星期六即爆升至五万九千人次,首次达标,到星期日更出现七万八千人次的“超标”情况,无论口岸售票和巴士调度都措手不及,旅客排长龙购票后又要排长龙等车。
做好“民心桥”开局
这情况在中午时已出现,到黄昏进入高峰,近千旅客挤拥在口岸等车,到昨日早上又再出现长长人龙。
“塞人”现象反映大桥功能与原先设想有出入,把大桥视为崭新景点的旅游人士,远比原先设想为多。无论是自由行或者旅行团,不少人趁周末和假日“早出晚归”,结果在黄昏时段就出现大量“归家心切”的旅客。此外,也有旅客是星期一才乘搭早车回程上班。这种旅客使用模式,早在东铁载客的情况反映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