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莫让监管漏洞再度“吞噬”生命
http://www.CRNTT.com   2018-08-30 00:22:56


  中评社北京8月29日电/ 评论:莫让监管漏洞再度“吞噬”生命

   来源:中国网  作者:程彦暄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一年之内,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滴滴接连两次发生女乘客被害事件,终于,该公司被迫关闭“顺风车”服务,开除两名高管,并再度致歉。俗话说:“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然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叫车服务公司,却一犯再犯。

  不仅如此,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还从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了解到,仅近年来该院就办理了五起左右滴滴司机侵害乘客案件,且大多以性侵为主。对此,我们不得不质问:“滴滴,你怎么了?”

  从2点10分被害人第一次求救到2点50分被害人遇害,前后40分钟,而破案共花费了14个小时。之所以用时如此之久,是因为滴滴要求被害者朋友等待,要求警方等待安全专家、核实警方信息直至最后提供准确信息,如此拖延让受害人丧失了最佳获救时间。过分强调流程而漠视生命此滴滴责一也。

  关于应对乘客投诉问题,有滴滴内部人士称,客服会根据事件严重程度进行评级,并逐层上报至管理层,涉及性骚扰和暴力的事件,优先级比较高,理论上会优先处理。但对比两起事件,不论是5月份河南郑州空姐遇害,还是8月份浙江温州乐清女乘客遇害,犯罪嫌疑人都曾在案发前接到乘客投诉,假如被及时调查处理,又何来现实悲剧。明明可以避免却因无视投诉而致命此滴滴责二也。

  低门槛、粗管理、大漏洞,想必是不少注册过滴滴车主人的同感。据统计,全国有34万人和17万台车辆分别取得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和网约车运营证。但目前全国约有3210万辆/人网约车。据此计算,全国仅有不足0.5%的车辆和约1%的驾驶员是合规运营的。此外,尽管司机在注册网约车平台时需要进行身份核实,并上传驾驶证、行驶证,以及车辆交强险保单等信息,但依旧有不少漏洞可钻。无证准入、把关不严、日常管理松懈此滴滴责三也。

  “细节是魔鬼”,Uber在美国已经上线的一键呼叫911服务,不仅做到了实时定位,乘客甚至不用出声,便可将姓名、位置、车型、颜色、车牌号等信息传送至警方。反观滴滴,紧急求助功能不仅隐蔽,且操作繁杂,更有部分服务需额外付费,这极不利于乘客及时获得救助。关键功能“隐蔽化”此滴滴之责四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纵观事件背后,企业监管漏洞可谓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诚然,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不免会存在监管的滞后,但作为服务社会的新兴产业,更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相关产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符合公众道德、伦理认知的新秩序。

  鉴于此,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平台,当痛定思痛,彻底排查制度、监管、运营等方面漏洞,健全制度、用好技术,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接受监管,切实保障乘客安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