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据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日前表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病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他指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将成为健康扶贫的重要任务,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面消除。
网民“明日之花”表示,乡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近年来已经有所缓解,但有些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一时间医疗卫生机构还难以覆盖,再加上缺少医务人员,这些地区的群众在看病就医上面临很多不便。
网民“卫平”表示,乡村医疗覆盖就是要“一个村都不能少”。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健康扶贫具体的举措落到细处实处,要让人们真切地享受到实惠,而不是只是作为一项任务指标,一个口号。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还要注重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与落实,比如医务人员的培养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建设等。
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将把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作为三大主攻方向。
“设立梯级诊疗机制有利于乡村医疗的全覆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网民“杨宏”表示,比起县、市一级医院,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地域更广,与群众联系更密切,它们与大型医院互为补充,构建起了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因此需要对其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人才建设步伐,以便消除没有卫生室、缺少全科医生的“空白点”。
针对乡村医务人员缺乏的现状,网民“邓前堆”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快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提供一定工作经费和工资,逐步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聘用与退休制度,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注重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使有能力、水平高的年轻人愿意干乡村医生,让乡村医生后继有人,为广大山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