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开场致辞(中评社 沈而忱摄)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大慧对中日关系的前景作出分析。他认为,疫情中的“口罩外交”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非常短暂,长远来看,中日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的趋势还将延续。他表示,疫情使各国更加内向化,尤其更关注自身的经济问题;在疫情导致全球化脚步放慢的情况下,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抱团取暖的愿望将增强,预判未来中日的经济合作意愿会非常强烈,合作力度也将加强。但必须充分认识到,中日关系的改善受到日本国内对华负面感情的制约,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过程中,日本是否会与西方国家走得更近,值得留意与观察。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令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于中日韩关系而言,可谓是弥补了一个“短板”、产生了两个“效应”。一个“短板”主要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日韩三国守望相助,虽不乏杂音,但总体上三国彼此支持,在国民感情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弥补。两个“效应”分别是,中日两国国民感情的改善给习近平主席之后访日提供了更好地氛围;疫情导致的中日两国民意的改善也为柔性处理两国的刚性问题提供了契机。此次疫情之后,日本或会有战略取向的调整。新冠疫情之下,区域合作得到强化应该是一个共识,但这不是美国所喜闻乐见的。日本一直以来寻求多边贸易,和美国的裂痕在加大。此外,此次疫情暴露出美国在公共卫生、国际信誉方面的问题,使日本对美国的信任程度有所弱化。这些促使日本会从过去的“一边倒”转向更具平衡感的战略选择。新冠肺炎疫情也提供了再建人类公共卫生应对平台的契机,中日韩对此肩负着重要责任。当然,在构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中美日三国都不会缺席。对于中美之间的争端,日本或可发挥协调作用。
国家外文局《人民中国》副总编辑陈言表示,疫情给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日本在经济上的倒退是非常的快速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旅游业、服务业受到的打击非常严重,当疫情今后有可能在日本一定程度得到了控制了以后,服务业的恢复速度可能也会很慢。另外,日本的出口出现了巨大的下滑,这样的话会给整个日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安倍政权在这次对待疫情的时候,有一些错误评估,导致政策朝三暮四。给安倍的民意支持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今后安倍继续出台新的政策的时会前后矛盾,更加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在应对疫情上面可能会继续有新的错误,进而给日本经济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总而言之,今后不论日本政治上的对应、财政赤字方面的新政策还是技术革新方面的新方式方法,都不足以让日本经济迅速出现一个好转的态势。面对疫情和之后的合作发展,中日韩三国需要构筑一个有可行性的平台,这方面我们特别需要得到日本媒体和政治学界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