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我国已经形成扶贫的长效机制。通过把扶贫车间开到村门口,把互联网、电商接入村庄,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等多路并进,动态的源头活水和造血机制已经形成,并充分考虑因病返贫等情况。同时,扶贫的组织,从政府到民间,从龙头公司到合作社,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都用到了。一系列扶贫措施精准有力,决胜脱贫攻坚指日可待。
不少代表委员还表示,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是保基本民生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打出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组合拳,着力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4月24日,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贾维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各地已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37.1亿元,惠及8168.9万人次。
“经济是有周期性的,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经济周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尽快修订失业保险条例,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制度瞄准度,完善制度设计。
“保民生必须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