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多位美专家:推动“新冷战”将让美国更痛苦
http://www.CRNTT.com   2020-04-24 09:40:16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据环球时报报道,“我们不需要敌人,我们已经有一个敌人了,它是病毒。”前不久,在美国一些人就新冠病毒名称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名主播这样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越来越多人呼吁全球团结抗疫,但美国一些鹰派人物在看待中国时,依旧满眼都是假想敌。这一态势,反映了过去3年多来,华盛顿处理对华关系时持续上升的对抗性思维。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新冷战”概念在美国各类外交辩论中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过去一段时间,为厘清围绕该概念而生的种种迷思,《环球时报》记者对多位美国权威冷战问题专家进行采访,请他们分析这种话语炒作背后的观念陷阱。

  炒作“新冷战”是“智识的懒惰”

  “使用‘冷战’概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智识的懒惰。”岁末年初美国外交分析界盘点对华关系时,文安立就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美国,很多人认为昔日的冷战战略非常成功,导致了苏联解体。(今天)这些人会说,(美中)现状和过往相似,而那时美国干得不错。”

  文安立是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也是当前全球冷战研究的权威之一。在他看来,冷战秩序是一些美国人唯一熟悉的国际秩序,因此他们“希望继续躲在里面”,但这个概念并不能捕捉到当下中美关系的现实。“尽管美中间有冲突,且可能出现更大冲突,但两国距离冷战时期美苏间那种完全隔绝的状态仍旧很遥远。原因有两个,一是美中没有(类似美苏的)激烈意识形态冲突,二是两国目前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文安立说。

  相比冷战时美国只从苏联购买“鱼子酱、伏特加和套娃”,今日中国是美国主要经贸对象国,也是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分析普遍认为,美国如果对华发起冷战式对抗,就不可能不伤及自身及盟友利益。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冷战时期,可能只有几百名苏联学生在美国学习。但今天,美中之间有巨大联系,中国约有37万学生在美学习,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国游客来美国旅游。”

  美国外交史学会前主席、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梅尔文·莱弗勒撰写了多部关于冷战的著作,在他看来,除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美中面临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决定双方不会走向“新冷战”。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决策者很容易认为苏联有机会获得对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部分地区的主导权。作为二战的一个结果,苏联军队控制了东欧。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也有强大的共产党。”莱弗勒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天,尽管中国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却没有类似的环境。中国周围有骄傲且充满民族主义的日本,有同样充满民族主义的印度,还有俄罗斯以及很有竞争力的韩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