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0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随着李克强总理相隔8年之久的访日以及参加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和日本以及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中日关系改善”的观察和评论。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又是中国所有邻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国当然希望双边关系能够真正得以改善。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两国借此机遇推动双边关系改善,也实属自然。因此,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日,日方作为“公宾”予以罕见的高规格接待,明仁天皇会见了李克强,安倍首相还陪同李克强访日的全部行程,包括亲自前往机场送别,这确实表现出了安倍对改善双边关系的强烈愿望。
这次李克强访日所体现出的关系改善,主要是体现在两国的经贸领域,例如中国向日本提供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让日本金融机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此前中国已向1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这一额度,这是首次向日本提供。另外,双方还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日本政府则为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了官民联合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银行还就两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基本达成协议,这一启动于2002年的机制,在双边关系恶化后曾于2013年失效,这对两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很重要。
此外,双方还就互拍电影达成了协议,而中国还将赠送日本一对朱鹮,这也是相隔11年后中国再度向日本赠送这一珍禽。
在安全领域,双方就启动海空联络机制签署了备忘录,预定在6月即可付诸实施。这一安排显然涉及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领域,虽然未见到中方对这一安排的评述,但日本媒体基本上表现了失望,因为实际操作层面没有任何变化。既然是一项有利于增进互信的重要机制,中方当然希望该机制能适用于两国存在争议的钓鱼岛区域,但日本以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为由予以拒绝,所以只能含糊其辞,不对适用区域做出规定。该机制究竟能在多达程度上防范双方之间的擦枪走火,还须通过实践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