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3日电/近一段时间,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建”一时成为高频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不少地方跃跃欲试,抓紧布局。其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尤其亮眼。
经济日报发表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挂任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升文章介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既涵盖了传感终端、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也包括利用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能源、生态、工业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相比其他类型“新型基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全新的数字化技术体系,不仅立足于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为依托,而且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催生出大量创新业态,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文章分析,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撑新型服务业和新经济。比如,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工业互联网的支撑,水、电、气等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提升需要城市物联网的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新一轮扩大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5G建设不仅直接推进了通信网络设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拉动了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及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促进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丰富。
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提供强大动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土地、资源要素需求相对不强,更加着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资本及人才等高级要素的投入。贵州、宁夏等西部省份数字经济增速近年来名列前茅,充分说明欠发达地区可以抓住发展契机,超前谋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
文章指出,贵阳作为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署了“万物感知、广泛连接、存算一体、数字安全”四大支撑体系,以体系促应用,以体系聚产业,形成了技术多样、层级丰富、模式创新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格局,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稳固支撑。
——建设数字感知基础设施,实现万物深度互联。通过打造人人、人物、物物互联互通的全域感知体系与物联终端数字化标识体系,改变了过去以人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全域感知和精准识别的技术优势,实现城市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贵阳经开区通过建设覆盖全域的人脸识别出入系统,实现了对重点社区的精准化动态管理和疫情态势分析,降低了社区工作的强度,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实现高速泛在连接。通过打造“双千兆城市”,形成“千兆入户、万兆入楼”的光纤覆盖格局;实施光缆扩容、智能管道新建工程,超前建设集约共享的通信管道网络,进一步提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进5G网络及商用部署,结合垂直行业做好园区、校园、医疗、交通、楼宇及社区等场景的应用覆盖。如,贵阳市在小孟工业园区重点推进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5G+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区域性平台建设,构建了“设备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范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新业态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