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旅游强国建设需强化文化支撑
http://www.CRNTT.com   2020-10-18 08:23:02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中国旅游业市场化开始较早,国际化发育也较为充分,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旅游行业过度商业化、文化内涵弱、核心价值观遮蔽等问题仍然存在。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与科教所所长宋子千文章认为,新时期发展旅游强国战略,需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加强旅游领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工作,明确旅游业的文化功能,重视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引领,提高人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获得感,促进中国文化的旅游传播和推广。

  文章介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旅游业一直走在市场化的前沿。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过程中,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渐完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国民素质提升。

  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通过旅游,人们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进了交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游客在行程中参访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中心、红色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和地标性建筑,赴剧场观看高水平文艺演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国家记忆得以建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也得以进一步增强。

  文章分析,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深入人心,旅游演艺、特色民宿、休闲书店等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蓬勃发展。

  但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融合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对于产品开发方面的融合关注较多,而对于旅游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建设,又重视不足。

  首先,为了开发旅游经济,一些地方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兴建楼台馆所和商业街、搞房地产、办娱乐项目,甚至在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革命文物、红色纪念地周边搞开发,严重影响了文化氛围。一些传统节庆、民俗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商业化旅游开发中丧失了原本的文化意义。尽管旅游项目投资金额越来越多,但旅游文化体量并没有跟上去。

  其次,各地开发的旅游项目、旅游商品等雷同现象严重,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或套用。到处都是仿古小镇步行街、酒吧一条街,销售似曾相识的旅游纪念品,商业有余而特色文化不足。近年来,虽然一些住宿、餐饮和娱乐场所打着“主题”的口号,但是多停留在文化的表层附会层面,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再次,旅游经营不诚信行为屡禁不止,购物陷阱、零负团费等问题长期困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行业形象。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交易平台、团购网站等也出现了较多的诚信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