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相反的是,他已经把以色列政府带上与美国展开持续对抗的道路,而另一边,奥巴马政府现在似乎也是“磨刀霍霍”,准备接招了。
“我试图阻拦这个坏协议。”上周末,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连线采访中如是说。
不甘示弱的奥巴马随后公开回应称,“我想对以色列人民说的是,与我们提出的外交倡议和框架协议相比,没有其它任何方式或选项能更有效地组织伊朗获取核武器——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框架协议公布后,内塔尼亚胡曾像事后诸葛亮般指示情报部长、强硬派的斯坦尼茨(Yuval Steinitz)公布一份以色列的要求,声称这些要求若获接受的话,将让框架协议“更加合理”。不过,这些修订似乎更像是针对外界质疑(译者注:以色列没有提出任何备选方案)而发出的澄清和批评。
更讽刺的是,伊朗长期军援和资助的黎巴嫩真主党其后表态,对框架协议提出热烈支持。其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对叙利亚电视台表示:“伊核协议对地区具有毫无疑问的重大意义……上帝保佑。”他还补充道,协议将防止以色列向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排除了因此爆发地区战争甚至世界大战的可能”。
在完成人生一大目标——防止特拉维夫成为核弹目标的非常时刻,本是国际舞台灵巧操盘手的内塔尼亚胡到底是如何走向全球第一号盟友美国的对立面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