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田飞龙:新时代一国两制怎么“变”?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2:19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晓兵(中评社 李娜摄)
 
  新时代“一国两制”:从分立到融合

  田飞龙表示,“一国两制”已经出现了从“分立模式”的1.0版本向“融合”模式的2.0版本的转型,这种变化比邓小平时代的原初设想来得要早一些,但并未超出一国两制的宪制框架及其根植的国家理性范畴。而进入有序融合时代的一国两制,已经不是简单地重构“一国”与“两制”关系,而是这种重构将严格服从和服务于作为国家顶层战略的“一带一路”。

  香港未来还会有很多机遇,田飞龙认为,港台现代化的存量优势可以在中国主导的新全球化进程中得到更大的发挥与释放,其收益空间与反馈形式将可结构性改变港台既有的产业格局及经济困境,为港台社会与青年世代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远超其他地区的机遇和红利。

  同时,田飞龙注意到这种从“背向国家”转为“面向国家”的精神大转型,对港台社会也并非易事,其意识形态局限、泡沫化的旧时光记忆以及在中西体系竞争中的“双重边缘化”阵痛将继续煎熬着敏感冲动的青年世代与本土精英。“港独”与“台独”逐步呈现出反“一国两制”、反全球化、反规范法治的面向与本质,日益走向其曾经标榜之普适价值的反面,对港台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与发展利益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在自我背叛和独孤自闭方面,台湾的情形要比香港更加严重,因为香港之“一国两制”是现实、有形与具体法制化的,反对者随时可以中间化及更积极转变,没有真正的制度障碍,但台湾却孤悬海外,内部受民进党台独裹挟及塑造,外部受美日等列强渗透控制,丧失独立自主归向国家体系的意愿和实际能力,只能空耗自损。

  “但是这些阵痛是剧烈转型过程无法避免的,需要国家和港台社会共同理性而负责任地面对和解决。”田飞龙表示,“融合”之路已经开启,“分离”之痛不时呻吟,这十分考验两岸三地的执政理性与人民智慧,而一个多元一体、生机勃勃、紧致聚合、与世界和谐共生的“文明中国”将成就于其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