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泰国也有句谚语,‘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李克强说,我们欣喜的看到,中泰政治互信不断增加,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人文交流日益深化,2012年双边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700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8倍。
他还细数了中泰关系中诸多“第一”,感叹“数不胜数”。李克强所指的这些“第一”有:泰国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第一个同中国推进战略性合作,第一个同中国实现蔬菜、水果零关税安排,第一建成中国文化中心……,泰国还即将成为在中国开设领事馆最多的国家。
“这么多‘第一’,在国与国交往中是少有的。”李克强说:“这充分说明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
“金泰辟侬甘!”(意为:“中泰一家亲”)李克强再用一句泰语概括两国友好关系,说:“这句话已深深根植于两国人民心中。”
说到这里,李克强提及中泰两国人民恩德相报的一则感人故事。他说,印度洋海啸过后,一个地处偏远的泰国渔村村民曾经获得过来自中国的援助,于是对中国人民念念不忘。在听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之后,这些村民第一时间自发募捐,向中国灾区人民献出爱心。“这种两国人民恩德相报的故事,是中泰友好的生动说明。”
“中泰面临着深化合作的良好机遇。我们是老朋友、是好亲戚,在新形势下应当巩固中泰一家亲的传统友谊,我想我们可以谱写‘亲上加亲’的新篇章。”李克强对两国未来发展形象地作出展望。
李克强提及的中泰“亲上加亲”不是泛泛而谈,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实施规划蓝图。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如中泰深化务实合作、加快互联互通等。其中仅务实合作一项,李克强就为双方未来合作列出一个长长的项目清单。说到这儿,他还打趣地对议员们说:“我到这里来演说是来‘拉赞成票’的,希望各位为中泰友谊投赞成票。”坦诚、幽默地“李式风格”再次展现。
“中国有句老话:‘朋友越走越亲,亲戚越走越亲’”李克强最后说,相信随着两国交往更加紧密,中泰睦邻友好将像长江和湄南河一样川流不息、奔腾向前。“中泰两国一定会‘亲上加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