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你所不知道的文莱:商店竟然没有烟卖
http://www.CRNTT.com   2013-10-14 00:46:12


文莱街景,商店几乎找不到烟卖。(中评社 鱼莎莎摄)
 
  政策显然是行之有效的,据《文莱时报》报道,高额的税收已经使得零售商们无利可图,烟草商们也纷纷知难而退,现在在文莱,买烟难,买烟贵,甚至无烟可买已经成了常态。

  对于文莱香烟限制的有关法令,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年轻的当地女记者Hernie hj othmano来说,这是苏丹关怀国民而实行的惠民政策,她说,“苏丹是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这完全可以理解,我觉得这是好事情。”然而,她也表示,自己并不抽烟,看法可能会有失偏颇,因为她并不能站在爱烟人的立场上来评判整件事情。

  而Hj Othmano的一位爱烟的朋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曾经很喜欢吸烟,虽然我理解这种做法,但是生活还是处处有压力,需要释放”。

  另外,在当地一家酒店工作的Asrul Sanny似乎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法律受了不少“委屈”。他虽然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却已经有了9年的“烟龄”,15年的“酒龄”。文莱的烟高价难买,酒更是无处觅踪,这迫使他经常去马来西亚“扫货”,“文莱其实是个无聊的国家,”他这样抱怨到。

  而据瞭解,文莱境内严格的烟酒买卖,也给非法走私提供了温床。据当地媒体《文莱时报》报道,在文莱的烟草商品的价格于2010年11月上涨之后,卷烟一下飙升到文莱应纳税物品走私的榜首。

  10月9日到10日,东盟东亚相关领导人会议在文莱召开,文莱作为东道主迎接了世界各地的来宾,这其中当然也有“烟民”。据新华网报道, 对于“烟民”记者,安保人员还是网开一面,对他们的“违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成文的规定是“仅限于会场外的一个垃圾桶旁”。这也就出现了一群记者围着一个垃圾桶抽烟的有趣画面。

  这禁烟的指令让烟民尝尽了苦头,也同时迎来了叫好声和非议声。

  “是非总是很难评判,”当地华人沈宗祥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