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莱中华中学正门。(中评社 鱼莎莎摄) |
时代变革 华文教育或受挑战
而此前有媒体报道,华文学校正面临着生源流失的状况。据瞭解有不少父母仅让孩子在华校读完小学或者初中就会转向其他的学校。
中华中学曾任董事、当地华人孙德安就是一例。他的儿子在华文学校里念到高中,而女儿只念到小学便转向其他学校。
据另外一位当地华人沈宗祥介绍,这种中途转校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差异,转向政府学校更适宜发展,而另外一方面也不排除家长为孩子前途着想,巩固英文功底,减缓升学压力的考虑。
对此,很多华人也会有所忧虑。他们担心随着华文教育的热度减弱,中华民族传统的继承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对此,孙德安不以为然,他认为学校教育的不足够可以用家庭教育来补充,“比如说,如果孩子上的是华文学校,就可以在家里多引导他看教育意义的英文动画片,”孙德安说,“教育很多时候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好的东西不用担心流失”。
除此之外,孙德安还提及,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文也越来越受重视,华校的毕业生,具有三语能力,这是非常难得的人才。
而对此,许月兰说,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理念,这是学校无法左右的。但是在现在的发展形势下,中文的确越来越受重视,“但这个情况我们也只能反应给家长,让他们自己做考量,”学校能做得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