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文莱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文莱作家都是兼职的
http://www.CRNTT.com   2013-10-18 01:19:53


孙德安(左一)与胡锦涛的握手照片。(资料图)
 
  而孙德安自接手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一职后,最让他引以自豪的,是为文莱引进了好几个大型的文学研讨会议,包括世界微型小说研讨会,东南亚诗歌研讨会等等。

  对于这个职位,孙德安说,“年轻人是做不来的,”这个职位不仅要求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也得要足够的经济来源,来支撑你参与活动的支出。

  孙德安曾写过一首诗,名叫《身份》,诗里讲到海外华人的生活,大概的意思是,第一代的华人是讲家乡话,第二代是讲国语,第三代是讲华文,而到了第四代,与别国籍的配偶结合,整个家就成了小联合国了。这表述的变化微妙地体现了几代华人身份认同的变化。而这也多多少少代表了文莱华人的状况。

  语言尚且如此,华文创作更不用说。因此,好多人会担心华文创作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对于这个说法,孙德安不以为然,他说,“这就像草一样,前一批谢了,总还会生出新的草来”。

  另外,曾经从事过教育行业达6年之久的孙德安,对当地的华文教育问题也很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很多人对于华文教育持悲观态度,他并不以为然,他认为,教育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教育不该刻意。他说,华文学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很宝贵的环境。华校的毕业生会成为马来文、英文、中文三语人才,未来就很受欢迎。另外,无论华人家长选择华文学校还是政府学校,家庭的教育总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够。

  而对于有人担心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华人后代中华民族传统意识恐变淡薄,孙德安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像孝敬父母,修身养性这些思想观念是非常好的,而“好的东西不用担心流失”。

  孙德安祖籍福建厦门,在文莱水村出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文莱华人。但是他也有过一段留学台湾的经历。当问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孙德安说,“我的家乡在厦门金门,又在台湾读过书,我和台湾是很亲近的,我自然盼望大陆和台湾的桥梁能架起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