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出现部分民众恐慌、企业蔓延悲观情绪的情况下, 应及时采取非常规措施提振士气、支撑经济增长并避免影响从实体蔓延到金融体系。 |
中评社北京2月7日电/2019年底中国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国各地与部分境外地区。本次疫情适逢春节假期,直接影响住宿、零售、餐饮、娱乐及旅游等国内主要消费及服务业,延迟复工也将对工业生产乃至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中,尤其是相对脆弱的民营企业首当其冲。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图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李文龙、图胜科技高级研究员张国力文章表示,考虑到逆向提振政策效应,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增长5.6%左右,但经济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降。鉴于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其下降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周边国家经济短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提振市场信心及支撑经济增长,建议定向降准100个基点、防止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维护物流网畅通、减免受疫情严重影响地区与行业增值税3个百分点,将2020年财政赤字率提高至3.2%等。
新冠肺炎疫情有多严峻?
文章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快于以往的非典(SARS)以及其他类似疫情。在短短30天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为17205例左右(截至2020年2月2日),而非典同期为3400例。不过目前看,新冠肺炎的致亡率仅为2.1%,远低于非典、埃博拉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等的病死率,但由于感染新冠肺炎人群基数较大,加上其对民众的心理层面以及经济活动的冲击,疫情综合影响较大。当前全国各省份已经接连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1月31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此次疫情认定为PHEIC(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及其冲击可以相对较好对标这次疫情。埃博拉和MERS主要分别集中于非洲与中东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政府应对与中国差异较大。因此,分析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更有助于预判新冠肺炎的经济冲击。
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文章介绍,非典疫情自2002年11月中旬在中国广东暴发,之后扩散到全国其他地区,在一系列应对措施作用下,2003年6月中旬非典得以控制。非典前后历时约7个月,在2003年4月到5月期间,疫情达到顶峰。
在疫情消退之后,中国经济受投资拉动企稳回升,2003年GDP同比增速较2002年上升0.9个百分点到10%。总体来看,非典期间,消费、交通等行业受到的暂时性冲击最大。
(一)非典期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
在非典疫情高峰期,消费品零售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但疫情减轻后需求回升带动消费品零售反弹回升。2003年3月消费品零售增速为9.3%,随后5月份快速下滑到4.3%,但这一现象并没有持续,随着疫情好转,消费品零售增速迅速反弹,7月份增至9.8%的水平。
(二)对进出口的影响
非典疫情期间,中国进出口增速出现下滑,但受历年季节性因素影响,非典对于进出口的负面效应相对于消费显得较为温和。
(三)非典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非典初期,中国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随后反弹强劲,这主要是因为政府为应对疫情的经济冲击,依靠投资来弥补消费的疲软。
(四)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整体来看,非典期间,国内工业生产受影响较小。国内制造业生产虽然受到部分企业停工减产影响,有所回落;但由于疫情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广东等重灾地,受影响面有限,工业增加值回落并不明显。
(五)非典期间的客运情况
非典期间,隔离措施限制了人群的流动,国内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受到明显冲击。在2003年非典疫情高峰期间,国内每月客运量迅速降至3300万人次,约为正常月份的三分之一,但疫情结束后,客运量迅速回升。
(六)对物价的影响
疫情初期,CPI与PPI增速有所上升,尤其是PPI增速更为明显,主要是缘于恐慌性抢购以及物流阻断导致的商品暂时及结构性短缺。随着疫情受到控制以及恐慌心理的减轻,物价随后回落。不过,非典之后的经济恢复发展,加速推动了物价新一轮的上涨。
(七)对房地产影响
从商品房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来看,非典疫情期间国内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市场化初期,国内房价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疫情对其负面影响不明显。疫情过后,2003年8月,国家明确了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2004年,在政府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化的背景下,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两地楼市均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情况。
(八)从GDP增速看非典的整体冲击
通过我们分解计算,实际消费增速在2003年处于历史谷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典冲击导致的,因此,为了维护经济的平稳增长,政府依靠投资来弥补经济下滑,投资增速在2003年成为历年来的三个顶峰之一。
由于投资的有效拉动,2003年实际GDP增速并没有因非典而下降,反而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到10.0%。
对比新冠疫情与非典疫情的异同
文章分析,(一)国际背景不同。
相比非典疫情,本次疫情发生的国际背景更为严峻。2003年非典疫情前,中国与东亚经济已完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处于恢复与上升阶段;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逆全球化主义抬头,中美之间仍存在经贸摩擦。不仅如此,非典疫情并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此次疫情则被列入,将从进出口、投资及国际交流角度对中国经济产生连锁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