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几个焦点问题 看一季度经济走势
http://www.CRNTT.com   2021-03-06 09:03:59


  中评社北京3月6日电/2021年的春节经济是别样的,疫情防控卓有成效,同时倡议“就地过年”。

  疫情催生出新的消费形态和模式,但也凸显了中国居民储蓄倾向较高的问题。这在春节期间消费数据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分化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如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一揽子消费刺激政策?

  春节期间一线楼市火爆,加剧了监管部门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在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与有效稳定宏观杠杆之间如何拿捏?

  春节期间猪价加快回落,成为抑制中国CPI的最重要因素;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成为推升中国PPI的最主要驱动因素。面对PPI上升而CPI平稳、通胀压力增加而增长动能弱化的矛盾局面,中国的宏观政策又将如何应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期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以及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找到更加清晰的答案。

  借助刚刚过去的春节经济数据,我们或可对一季度经济整体表现有所判断。

  消费:两重因素,交织影响

  从消费角度看,刚刚过去的2021年春节无疑是一个“别样”的春节:一方面,出于疫情防控“就地过年”需要,春运这一人类大迁徙规模远不如往年,这无疑带来了消费规模、形式、空间差异的变化;另一方面,2020年疫后复苏中,市场最初所预期的“报复性消费”迟迟未至,央行城镇储蓄调查问卷显示2020年下半年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依然较高。压抑一年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可选消费需求能否迎来爆发,值得关注。从直观感受和媒体报道来看,2021年的春节是一个“火爆”的春节,部分消费热度或将得到延续:

  其一,品质型、升级型消费高增。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珠宝首饰、服装、通讯器材、家电数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107.1%、39%、29.9%;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我国黄金消费同比2020年增长超八成;天猫数据显示,雷允上、同仁堂、片仔癀等“健康年礼”,相比2020年农历同期涨幅均在100%以上。

  其二,一线城市消费捷报频传。节日期间,北京重点监测的百家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农历)增长43.1%;上海390家重点企业销售额增长1.2倍;广州重点企业销售额涨1.1倍;深圳重点监测的18家购物中心实现销售额较2020年春节同期增长356%。

  其三,线上消费韧性再显。据中国银联介绍,除夕至初五,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3.9%,创历年新高;菜鸟数据显示,2月4日至2月15日,春节发货量是2019年农历同期4倍;据商务部数据,春节在线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5%,线上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4.9%。

  其四,服务消费迎来提振,城市周边游市场火爆。携程2月17日晚发布的春节旅游消费数据显示,本地预订门票的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增长超过300%;北京市文旅局表示,春节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3.5倍;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9倍。春节电影票房创新高。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7日22时,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累计超78亿元,总观影人次1.6亿,累计场次285.8万,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人次新纪录。

  “就地过年”+消费需求释放的组合,催生了上述2021春节消费的正面趋势,不过总体消费可能并未超预期。商务部2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剔除2020年低基数的影响,2021年相比于2019增长4.9%至多能算得上是基本符合预期,毕竟2020年国庆黄金周的重点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2019年增速也为4.9%。线性外推之下,2021年一季度居民消费相比于彼时或许仍较平稳。

  在关注消费正面趋势的同时,从春节期间相关经济数据来看,2021年一季度仍需警惕消费的另一面:一是“就地过年”影响下,火车票、机票等出行需求、春节走亲访友的拜年礼物消费需求有所下降;二是一线、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规模的空间分化未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反映。此外,“就地过年”或带来返乡置业减少,从而引致三四线城市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疲软情况;三是2020年低基数带来的2020年春节多为“大跌”、2021年春节多为“大涨”;四是近期资产价格上涨较快带来的收入分化,可能仅仅带来了少部分群体消费扩大的财富效应,对于社会整体消费倾向的提高作用有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