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大公报:爱香港就勿阻碍社区普检
http://www.CRNTT.com   2020-08-24 13:06:56


  中评社香港8月24日电/大公报24日发表社评说,再过一星期,自愿性的普及社区检测将全面启动。特区政府负责官员昨日表示,已经募集到超过三千名医护、安排了超过一百个检测点,一切工作正有序高效推进。香港抗疫迎来转折时刻,能否尽快战胜疫情、能否早日恢复秩序,视乎检测的成败。于公于私,全港市民都应踊跃参与,保护自己也就是保护香港!
 
  社评说,香港昨日再新增二十五宗确诊个案,已是连续四十多天呈两位数增长。虽然与七月中旬的单日过百宗相比已有所缓解,但抗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最核心的因素在于,无法切断感染源头。据专家估算,全港有大约三千个隐形病人,近四成的感染源头不明,若任由情况恶化下去,十传百、百传千,确诊数破万绝非危言耸听。因此,当务之急是找到感染者、切断病毒传播链。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特区政府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周密部署,决定启动自愿性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事实上,大规模检测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抗疫的最有效措施。韩国被视作成功遏制病毒的典型,原因在于亚洲第一高的人均检测率;英国自五月份开始,每天检测量高达十万人次。至于内地更不用说,超高的检测水平与检测量,是第一时间控制疫情的必胜法宝。
 
  但可惜的是,对于这一最基本的抗疫常识,也是被公认的有效手段,在香港仍然遭到无所不在的攻击。反对派政客铺天盖地散播政治谣言,什么“基因送中”、“检测加剧传播”论等等;而一些医护人员更是以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公然反对市民参与检测、鼓吹“不测自保”论;更有极端政客,一方面反对检测,另一方面却进行所谓的“民间检测”。这些人,要么是出于政治对抗的险恶居心,要么是在维护极度自私的行业利益,完全不顾公众的生命健康。他们平日最常将“爱香港”、“救香港”挂在嘴边,但一到关键时刻,所作所为恰恰相反,是在“害香港”、“害市民”,自私自利的嘴脸暴露无遗。
 
  不遏制住疫情,香港也就无法重返常态;不找到隐形病人,遏制疫情也就无从谈起。这是最简单的抗疫科学,为什么连美国欧洲国家都在做的事,偏偏香港就做不到?政治入侵校园,令学子受到伤害;如今政治还要入侵医院、入侵病毒检测,害人更甚。让政治归政治,让科学归科学,政客纵然有再多的政治利益算计,又岂容践踏做人的基本底线?
 
  社评说,参与普及社区检测,这无关政治立场,而是对自己的健康、对家人的安危、对香港负责任的做法。有多达三千名医护响应号召参与检测工作,他们甘愿将自己的健康置于风险之中而毫无怨言,为的是全港市民的安全,令人感动。香港市民应当看到,疫情之下,七百五十万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任何人可以独善其身。越多人参与检测、检测率越高,香港抗疫就越能成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