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钢看来,应抓住创新能力进行前瞻部署。比如,近期需要解决单体电池正极从低钴向无钴的方向、负极向加硅的方向发展,同时各种功能性电解液和功能性隔膜的开发等。
万钢指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热失控和热扩散的防控大数据安全预警技术等,系统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面向未来,要加强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液的研究创新,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当中,解决正负极以及电解液之间的界面问题、电导力问题,这样才能系统推进固态电池行稳致远的原始创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谈到,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的改进成为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向前发展,可能还有电池包直接作为底盘的结构件(如刀片电池包),或者单体直接到车辆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创新潜力还比较大。
企业商业模式面临调整
多位参会人士都在论坛上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导致企业商业模式面临调整的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在加速融合,正在创出新的业务模式,并对汽车产业、企业应用服务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应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来提高附加值,这更多地体现在软件上、体现在服务上。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要加快拓展盈利能力,探索商业模式。最近公司进一步优化了创新创业计划,拟定了全新的定位,即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将软件和效率打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智能化、电动化为特征,推动公司向共享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形成新汽车加新生态的产业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