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9日电/中国人民银行5月6日发布消息称,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评论员周子勋文章表示,央行为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旨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令人关注的是,央行首次明确提出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其中对服务县域的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为8%;服务县域的银行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标准的,可享受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优惠。
文章分析,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可以看到,在央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断释放流动性的情况下,目前不少商业银行流动性较为充裕,一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也有所改善,有助于逐步实现实体经济企稳。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淤积,部分中小银行甚至出现“有钱无处贷”现象。造成部分中小银行“有钱无处贷”,原因之一在于不少企业主动压缩贷款金额。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很多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面临产品市场需求不旺的局面,一些企业为了防控风险,甚至主动降低杠杆率,归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认为市场上达到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够多。因此,仅有充足的“银弹”还不够,如何打通中小银行的融资渠道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2019年工作时,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再次强调了发展中小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这实际上为解决目前货币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完善的银行体系来为不同的实体经济服务,希望建立金融“滴灌”系统,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中央的意图和监管的方向来看,以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来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未来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思路,也是为了促进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回归借贷业务、本地业务,进而支持本地经济发展。
文章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经济放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应该回归实体、回归基础,在帮助中小企业客户融投资方面发挥作用,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获取自身的市场空间。而中小银行要回归本源,就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应当允许中小银行获得一定程度的风险收益,这样才能使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进行竞争,在金融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解决贷款难,可以靠引导贷款资源投放;但解决贷款贵,则应该采用市场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降低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仅能有效释放增量资源,而且也有助于通过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对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