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23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洱海、滇池、巢湖,都用上了我们的净水专利技术!”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底气十足。底气来自其水处理行业领先的“膜技术”和拥有的500多件专利。今年,碧水源申请各类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站上新台阶。
今年,我国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碧水源依托自主研发的膜生物反应器、双膜新水源等专利技术,在云南省洱源县建成出水达到地表水Ⅲ类(湖、库)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为洱海保护树立了标杆,也打开了水环境敏感地区治理的大市场。“有了专利,就有了参与技术竞争的‘金刚钻’。”文剑平说。
专利是创新的基石。今年1至11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123.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41.7万件;截至11月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2件的目标。
123.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意味着什么?可以用4个数字来解析。
“64.7%”——“深耕市场前端,企业能敏锐捕捉到技术的最新需求。”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副总裁金超说。作为一家工业智能企业,天泽智云今年共完成26件发明专利申请,涵盖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公司与中车青岛四方合作攻关的“高速列车轴承故障预测”项目,已建成20多种故障模式识别模型,精准率超过90%,使高铁维修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1至11月,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达64.7%,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创造活力。
“91.4%”——“今年接的项目数量增长不多,质量却明显提高了。”王晓星是北京一家专利代理机构的负责人,今年他明显感受到,很多创新主体都在主动调整和规范申请行为,专利“含金量”明显提升。王晓星认为,如今申请专利的主体更加看重“技术被保护之后,能带来什么价值”,有些还会为此进行专利导航、专利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