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框架”内,保证不分裂整个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约束,构成了框架的外围,确保框架不会松懈。两岸的“宪法”即是这个框架内的重要钢筋梁柱,如果台北不接受两岸主权不可分割、北京不能接受台北的“宪法”治权,就难以共构一个框架。
“一中三宪”构成了两岸和平发展期的框架,再透过“两岸统合”,双方共同合作与治理,让这个框架有血有肉。统合的政策愈多,这个框架就愈紧密。
以上即我们以长期研究成果,也回应中共十八大对于“探讨合情合理安排”所做出的建议。
要及时确定两岸和平发展的架构(框架),还是先经后政,等到时机成熟再说?每个人,每一方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也涉及到当事者对于利害的权衡、对于价值的认知。我个人当然倾向先确定架构,就好像,先铺了路才能保证用路的安全,先挖了渠才能避免大水的泛滥。不过,我有我的观点,也尊重大家的看法,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反覆思索与辩证。代表中评社谢谢大家的参与。
评论员简介:
张亚中: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政治学博士,德国汉堡大学哲学暨社会学院哲学博士;曾任职核能工程师,曾在台湾“外交部”、“陆委会”任职,曾派驻维也纳、汉堡、拉脱维亚,在“陆委会”时参与大陆政策研究与制定;现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
邵宗海:台湾中兴大学公共行政系学士,美国西德州立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硕士,美国圣路易大学历史学(外交史)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副教授、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陆委会”谘询委员,政治大学中山研究所所长等;现为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两岸关系发展协会理事长等。
李建荣:中国文化大学新闻学系毕业;曾任《中时晚报》记者、撰述委员、政治组副主任,《中国时报》撰述委员、政治组副主任、主笔、总编辑特别助理、主任记者、编辑部专题策划组主任,中国广播公司节目部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代理总经理,国民党主席连战办公室顾问,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办公室主任,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兼国民党发言人、“陆委会”谘询委员,亚洲物流董事长等;现为海峡交流基金会顾问、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顾问、圆山饭店董事长等。
郑安国: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毕业,政治大学公共行政所硕士;曾任台湾“陆委会”香港事务局局长,“陆委会副主委”,台北市长马英九办公室主任;现为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
陈淞山:台湾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曾任陈水扁“国会”办公室主任、跨世纪“国会”办公室执行长、“考试院”保训会委员、陈水扁办公室主任;现为时事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