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对第九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评析与三国关系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24-11-11 13:00:21


朱锋
王俊生
张勇
 
  最后,对于中日韩三国如何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面向未来,增信释疑,我提出六点建议。

  首先,必须保持与加强三方高层交往和战略对话,增进领导人之间的相互瞭解和信任,增强战略互信。为此要努力保持三国领导人会议及三国外长会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应该早日恢复中国与日、韩两国之间最高领导人的双边互访与对话。此后,中国与日、韩防务领导人的双边对话交流也应提上日程。

  其次,切实扩大加强三方人文交流,改善民间感情,夯实国家间增信释疑的民意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公共外交、智库交流及各种民间交流;尽快扩大相互间的旅游;把三国将持续两年(2025-2026)的文化交流年活动做实、做细、做好。

  第三,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促进中间层的对话,即所谓“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始终保持三国政府部门工作层的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三方及双方讨论的议题应该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低层级的政治议题逐步扩展至政治安全等高层级的政治议题。

  第五,加强与日韩两国的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各种军事安全信心措施的建立,积极主动运用好中日韩之间的热线。

  第六,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严重分歧与摩擦,在开展必要斗争的同时,应尽力保持从上到下的各种对话机制,并始终避免采取单边制裁的做法,否则不仅无法增信释疑,而只会加大加深分歧、误解和误判。

  总之,三国间持续开展多边、多领域、多管道、多层级的交流合作将至关重要,这是三国增信释疑的根本之道。

  达巍:谢谢张老师,张老师分析得很系统,对中日韩三边领导人会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地区局势困难之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很好的分析建议。

  朱锋:中日韩应从新视角构建新合作机制

  首先感谢清华战略中心的邀请,刚才沱生老师讲得很全面了,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是对所列的问题做一个回应。

  一、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到底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日韩三边合作机制建立到现在25年了,三边首脑会晤通常也是展示整个东北亚地区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的政治动力,时隔四年半重新恢复,使得中日韩三边合作在经历疫情后能够步入正常轨道。另一方面,面对现在东北亚局势严峻复杂的变化,中日韩三边首脑峰会确实也提供了三国之间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三边对话沟通舞台,也可以进一步加深三国之间的高层坦率、真诚,就当前各种挑战问题进行直接的沟通,第二个意义就是对话机制尤其凝聚和提升中日韩的三国沟通和共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态势。

  二、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个人很坦率,这个意义当前几乎不存在。首先,现在在日韩外交和安全议程上,美日韩的三边合作已经完全压倒性地超越了中日韩的三边对话。其次,当前韩国和日本都已经明确把中国定义为全球性安全的最大挑战,韩国现在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在台湾问题上不干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在各种双边、多边场合谈论台湾问题。再次,从目前来看,韩日已经几乎全面介入美国主导的高价值产业链对华脱钩断链的进程。所以,无论是在地缘经济领域还是地缘战略领域,韩日现在在中美间的选边站队已经非常明确化、清晰化,对这样的突出问题,中日韩三边首脑会晤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依然很薄弱。

  三,面对美国战略施压的背景下,面向未来如何加强中日韩之间的增信释疑?这个问题是摆在中日韩三边关系中的突出话题,对三国来说必须要拿出非常明确的主张。

  第一,面对美国对华的全面战略打压,日韩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持在中美之间的积极的、缓和性的、建设性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如果日韩只是一味站在美国一边,中日韩怎么可能增信释疑?所以,现在日韩对于中美关系的质变,基本的政治、经济、安全几乎是一边倒。虽然日韩都强调不会完全和中国脱钩,但问题是对于现在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基本态势长期化、地区化的大冲击下,日韩仍然缺乏清晰的有关在中美之间如何增强大国合作协调的这样一个明确的政治立场,相反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高科技问题上,对美国的选边站队日趋明显和倾斜。

  第二,如果在目前CPTPP框架下,中日韩三边自由贸易的谈判前景已经完全被取代,那么中日韩还会有三边自贸协定吗?这个需要明确。

  第三,现在针对彼此共同关注的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稳定以及台海局势,如何能够形成明确的中日韩的沟通对话和协调机制?目前看这三个议题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三国之间必须在这三大安全议题上形成一个沟通、协调和重启相互之间政策信心和合作举措的新进程。现在看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坚决反对重回朝鲜战争时代,我们不要北方三角(中、俄、朝),但是现在南方三角(美、日、韩)已经形成,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而是要建立新视角、新平台,对地区安全问题要有新的协调关注甚至某种程度的合作的问题。

  达巍:谢谢朱老师。朱老师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期待大家可以往下继续深化讨论。

  王俊生:尹锡悦政府下中韩关系难改善的三大原因

  首先感谢清华大学,感谢中评。刚才两位老师的发言对我启发很大,我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怎么评估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二是评估会议得以举行的动因,三是前景展望。

  总体来看,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是超出预期的。第一,发表了内容比较丰富的宣言,《联合宣言》共38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机制化建设、经贸合作、地区意义,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第二,触及到了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磋商、加强产业链合作等,虽然实际操作层面很困难,但至少没有回避这些敏感问题。第三,中韩举行了比较成功的领导人互动。那么,既然这次会议超出预期,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主要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地区的冷战格局,希望避免东北亚的阵营对抗的考虑。

  这次领导人会议有积极意义,即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日韩关系,但不要夸大,制约三边开展实质性合作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我们看到,召开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5月31日、6月2日韩国又在公开场合提及台海问题,中日韩的副部长级2+2会议开完以后,韩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又再提南海问题。所以,尹锡悦政府一边倒向美国的政策是战略举措,不会因为国会选举结果而改变,至少在尹锡悦执政期间中韩关系改善的前景并不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安全上与中国的分歧加大。从韩国角度看,过去对我们依赖和期望比较多的就是朝核问题解决。但现在看,在朝核问题上尹锡悦政府和我们合作的动力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尹锡悦政府认为中方不仅不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在所谓的“袒护”朝鲜,觉得和中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本质分歧,但凡是遇到朝鲜发射导弹的情况,韩国就第一时间找到美国、日本面对面沟通,因此可以看出,在安全问题上中韩双方分歧是非常大的。

  第二,在产业链上对中国去风险。这不仅仅是在政治战略层面倒向美西方,也是把经济安全化、意识形态化,这一点中国已经多次公开提及不能把经济安全化,但实际上韩国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倒向美西方。1992年中韩建交就是超越价值观分歧的,但现在从韩国的角度看,从价值观、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排斥感没有任何掩饰。

  综上可见,尹锡悦政府主要在说服中国,而不是想实质性改善对华关系,中韩关系根本性改善的基础还非常薄弱。

  达巍:谢谢俊生老师。他从中韩视角对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召开的意义、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从这个视角看的确值得深思,中韩关系为什么变成这样?尹锡悦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会有多长期?都值得我们观察。

  张勇:正视失衡 重视“邻交”

  感谢邀请。评估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现实意义,可从纵横两个视角看,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的时序这个纵的方面看,三国重新聚在一起殊为不易,在美国对华竞争的背景下,能坐下来谈就是进步。既要看三方谈了什么,还要看会议期间双边会谈时有哪些关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多年得以重启,三方领导人都强调要面向未来。从横的方面看,东北亚地区至少有两驾马车,中日韩、美日韩这两驾马车呈现相对失衡的状态,特别是在安全与战略问题上美日韩机制化程度不断加深,排他性逐步加强,对地区安全的挑战性日益明显。

  考虑东北亚国际关系时不能离开美国,美国因素正深刻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和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美国传统的与盟友合作方式是扇形结构,也叫轴辐结构,现在逐步演化成网状结构,加大了推动小多边主义的力度。美国对华保持高压,强化了对日韩的牵引,两国也提升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日韩政策行为一方面受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战略文化特别是国内政治的影响。现在日韩对国际格局及国际秩序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战略安全上对我国并非有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