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外交上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拜登政府上台后开始不遗余力地拉拢盟友在台湾问题上发起挑衅,以加强对华“战略合围”的力度。对此,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曾于2021年10月20日在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要求和“正在要求”盟友对台湾当局“表现出真正的承诺”。〔9〕在美国的推动下,近年来法国、德国、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美国传统盟友纷纷效仿美国,公然介入和干预台海事务,涉台议题也从经济、贸易、社会、文化领域向高度敏感的政治、安全领域扩散。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干预台海事务的手段也日趋复合化,可谓“软硬结合、文武幷举”,使得台湾问题“国际化”的迹象日益明显,导致大陆处理台湾问题面临更棘手的挑战。
第四,在经济、科技、文化、拓展“国际空间”等领域全面加强美台合作。为了将台湾当局彻底纳入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轨道,拜登政府不断推进与台湾当局在经贸、社会、科技、文化以及拓展“国际空间”等诸多议题领域和层面的合作。例如在金融合作方面,美台签署了“基础建设融资及市场建立合作架构”,谋求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联手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技术开发等议题,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助力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的推进,合作拓展在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的经贸新布局,幷以此对冲中国大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又如在文化教育交流领域,在“美国在台协会”及“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的推动下,“美台教育倡议”得以正式启动,意图全面强化美台语言教学合作,巩固台湾当局“为美国及全球提供中文教学的角色”。2021年11月,台湾当局又以帮助美国等国对抗中国大陆“意识形态输出”为名,推出“华语教育2025计划”,声言要为美国学生提供在大陆之外学习中文的机会和环境。〔10〕美台推出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增强合作,进而构筑美台全面合作的“整体性框架”,为美台关系的持久发展夯实基础。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中美日益加剧的高科技博弈,拜登政府更是将半导体等战略物资的供应链、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开发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幷积极谋求藉助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和整合,将台湾当局纳入美国主导的“反华高科技联盟”之中。例如早在2021年2月,美台便举行了“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圆桌论坛”,集中讨论如何强化双方在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及产业方面的合作。6月,美台举行第11届“贸易暨投资框架协议”(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TIFA)会谈,主要内容分为“贸易与投资相关议题”和“提升未来贸易及合作议题”两大类,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讨论如何保障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进而推动双方在网络安全、数字经济、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精准对接。会谈后,美台双方宣布已就半导体、电动车、疫苗生产与代工等议题领域达成十大共识,幷同意就不同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就不同议题不间断地展开讨论和沟通。同年11月23日,美台举行第二届“经济繁荣伙伴对话”(U.S.-Taiwan Economic Prosperity Partnership Dialogue, EPPD)视频会议,美方由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出席,台湾当局方面则由经济部门主管王美花出席,主要讨论议题便是如何在供应链、产业合作、5G技术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联手建立以“去中国化”为目标的半导体产业链。2022年6月,台美双方宣布正式启动“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 Century Trade)协商谈判,围绕贸易便利化、监管实践、农业、反腐败、支持中小企业贸易、数字贸易、促进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支持环境和气候行动、劳工标准、国有企业等11个关键领域展开磋商。2022年11月8日,美台双方在纽约举行了首次“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实体谈判。2023年1月,由美国助理贸易代表特瑞·麦卡廷率领的代表团访台,针对双边贸易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而在帮助台湾当局拓展“国际空间”方面,拜登政府同样是动作频频。例如2021年5月7日,美国首次推动“七国集团”发表联合声明,公然支持台湾当局“有意义地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大会”。10月21日,正值联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日以及习主席对此发表讲话前夕,美国国务院负责中蒙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里克·沃特斯(Rick Waters)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主办的会议上公开宣称:过去几十年来,台湾被排除在几乎所有的联合国活动之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北京“错误”地使用了2758号决议。对此,沃特斯呼吁联合国会员国支持台湾当局“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11〕国务卿布林肯更是于10月26日公然发表声明声称:“我们鼓励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加入美国行列,支持台湾强劲、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及国际社会”,“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不是政治议题,而是务实议题。”〔12〕身为国务卿的布林肯公开挑战联合国2758号决议,实属历史罕见。2022年2月25日,美助理国务卿米歇尔·西松(Michele Sison)在国务院与萧美琴会晤,幷随后又在推特上贴文表示:台湾当局所作的贡献能让国际社会多方受益,联合国会员国应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此后,美国更是不断有前官员和重要学者信口雌黄地指责中国制造了长达50年的“不公正”,诬陷大陆利用该决议系统性地排斥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体系,现在到了“纠错”的时候了,幷威胁如果大陆不展现“更大灵活性”,美国就应该全面推进台湾当局“正式加入联合国”。
二、拜登政府台海政策的“两面性”
在外交政策领域,拜登上台后虽然对特朗普时期的大量政策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是却总体上沿袭了特朗普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和政策框架,也始终未停止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压和围堵。在行政部门诸多反华鹰派人士、国会参众两院亲台议员、亲台利益集团和智库学者的推动下,拜登政府依然将台湾问题视为制衡中国崛起的一张“王牌”,在台海政策领域基本上呈现出“萧规曹随”的态势,也给本已动荡不定的台海局势笼罩上了一层始终挥之不去的阴霾。
与此同时,由于拜登政府深知美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内外挑战,其诸多政策目标的实现,包括防控新冠疫情、推动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乌克兰危机、维护地区稳定等问题,均离不开中国的配合与支持,因而在其上台后也试图选择性地与中国恢复和开展务实合作,进而让中美关系重回相对正常、良性的发展轨道。此外,拜登及其决策团队拥有远比特朗普更为丰富的外交经验和更加娴熟的专业能力,对台湾问题的高度危险性更是心知肚明,因而也不敢在台湾问题上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发起挑衅,以免中美关系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彻底“脱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种种挑衅举措也遭到了中国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反制。例如2021年10月初,正当美国纠集多国在台海附近举行联合军演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0月1日至4日的4天时间里,连续派出包括战斗机、预警机、反潜机、轰炸机等多种机型在内的149架次战机,以多机种、多空层方式在台海附近空域展开巡航,其中在10月4日更是创下了单日56架次的历史最高记录,对美国和台湾当局进行强力震慑。又如在2022年12月23日,美国通过了“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其中包括要为台湾当局提供军事融资等极富挑衅性的条款,解放军东部战区旋即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组织举行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火力打击演练。在短短24小时里,共有71架解放军军机、七艘解放军军舰在台海周边展开活动,其中47架军机飞越所谓“海峡中线”,不仅就此打破了解放军出动军机数量的单日纪录,也对美台勾连予以严厉回击。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拜登政府的对台政策较之特朗普政府时期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幷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特征。
例如2021年4月28日,拜登在国会发表演讲,公然将中国称为美国“赢得21世纪”的主要竞争对手,将与中国的竞争视为美国外交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承诺美国为此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幷声称在其任内绝不允许中国超越美国。〔13〕但是与此同时,为了防止中美战略竞争彻底滑向冲突与对抗,国务卿布林肯则于2021年5月4日表态宣称,中美目前幷非处于“冷战”关系,而是竞争和合作幷存。中美双方在多个领域都有明显的共同利益,对抗、竞争与合作幷存,幷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减少误会。〔14〕11月2日,拜登总统也公开表示,美中两国是在竞争,但幷不一定是冲突,也没有理由要发生冲突,幷希望确保双方没有误解,没有意外。在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视频会议上,拜登又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15〕12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虽然声称中国凭藉过去20年“极速狂奔的现代化”,正在成为美国在军事领域“势均力敌的竞争者”(peer competitor),但是同时也特意强调,美国不想与中国展开新冷战,也不认为美中冲突不可避免,希望保持两国国防沟通渠道开放,“建立常识性护栏”以降低冲突风险。〔16〕2022年5月26日,布林肯发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演讲,虽然仍然宣称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了“最严重的长期挑战”,但同时也重申将与中国进行必要的合作,幷强调美国将会极力避免重蹈冷战覆辙。〔17〕
具体就美国台海政策而言,虽然“力挺”台湾当局对抗大陆已然成为美国两党之间以及府会之间的共识,但是具体审视决策制定和施策力度把握的细微之处,仍可以发现拜登政府对台政策同特朗普政府相较存在一些区别和差异。由于特朗普本人缺乏必要的外交知识和行政经验,对台湾问题的危险性和敏感性缺乏清醒的认知,尤其是缺乏“红线意识”,因此其纯粹把台湾问题作为刺激、挑衅和打压中国大陆的工具的做法,使得台海局势陷入波谲云诡的高度紧张之中。而相比特朗普,拜登对台湾问题所蕴含的巨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充分和深刻,“红线意识”也相对更强,故而极力避免在对台政策上触碰红线,以免导致台海局势失控,更不想因此令美国被拖入一场灾难性的战争之中。面对中国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和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拜登上台后的对台政策总体上回归了较为慎重、稳健的传统政策轨道,尤其是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一根本性的“红线问题”上,一再对中国表示会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不鼓励“台独”,而非像特朗普那样毫无顾忌地恣意妄为。
例如2021年5月4日,国务卿布林肯明确宣称美国将始终遵守“一个中国政策”。〔18〕7月6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高级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出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线上对话会时表示:“我想强调我们的立场没有改变。它与以前的做法一致。我们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我们确实有一个中国政策。”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完全瞭解其敏感性”。〔19〕在2021年11月16日的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拜登严正指出,由于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导致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如果美台继续“玩火”必将“自焚”。而面对习主席的警告拜登则明确重申,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20〕2022年2月22日,国务卿布林肯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问题通话时,为了争取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支持,布林肯表示美国“反对台独”,这也是拜登政府首次表态“反对”而非仅仅“不支持”台独。〔21〕2022年11月14日,在于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美元首峰会上,拜登总统再次重申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表示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