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参观沈阳故宫(中评社 海涵摄) |
中评社沈阳2月24日电(记者 海涵)一提到故宫,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位于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近来的话题节目——《上新了!故宫》和日前举办的首届故宫元宵灯会让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被火热追捧。然而在离北京不远的辽宁沈阳,有一座被称为“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的皇宫,同北京故宫一道,成为中国现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
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一行于23日上午来到了沈阳故宫,寻找满清王朝的历史脉搏。不同于北京故宫的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沈阳故宫显得较为精巧别致。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在清朝历史上,盛京皇宫的地位不容小觑。据记载,1644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在1671年至1829年的15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以抒发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为供东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乾隆帝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筑,又使沈阳故宫拥有了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新格局。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