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碳中和元年 专家热议如何促进金融绿色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0:24:17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若想推动绿色发展,首先要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真正的含义,不同的企业应该了解自身的碳路径。这里主要提及三个主要的技术路径。这些路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支持作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加强政策激励与支持。第二,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及绿色产业相关标准,即标准国际化,国内标准要统一等。通过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绿色项目边界,明确绿色投融资方向,可将资金引导到真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行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二,需要大量的金融产品广泛运用到绿色发展中。当前,绿色信贷仍在绿色金融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其他产品的规模仍旧较小。因此,绿色金融应当在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方面下功夫,以此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加强绿色金融与数字科技等融合。绿色金融创新同样离不开科技支持,将科技与金融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应通过建设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科技作用,利用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等解决当前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工具、方法学等问题,开拓绿色金融发展新境地,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网副总编辑杨新华认为,针对我国目前不断提升的绿色实力,从媒体的角度,社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政策的解读:根据产业、财税政策的深入探讨及解读,为社会构建良好的政策氛围;第二,责任的传导:城市及企业作为责任的主体,需发布相关责任报告;第三,共识的构建:绿色金融作为热门领域,通过相关论坛活动,使其进入到公众视野,构建一定的共识,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第四,国际的传播:气候治理可以作为全球合作的抓手及工具,同时绿色发展及崛起也能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大重要部分。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认为,碳中和就是碳排放=碳吸收。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机遇包括:第一,会有大量的投融资机会;第二,投融资产品会迅速地创新;第三,市场上寻找绿色低碳和ESG投资的比较资金规模会迅速增加。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第一,高碳排放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会收窄,利润会受到压缩,持有较多高碳金融资产,则面临较大转型风险;第二,监管可能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会提出一些激励的政策,而且会对支持绿色低碳以及压降高碳有一些考核或约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涂永红教授表示,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在十四五期间,应将发展绿色产业集群作为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发展绿色产业集群离不开充分的金融支持,而绿色金融就是最好的推动力和加速器,应从法律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抓住重点和关键领域,强化金融协同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政府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将全社会各种金融资源不断配置到绿色产业中,夯实绿色产业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