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奉化滕头村向绿色发展要动能
http://www.CRNTT.com   2018-09-07 14:58:54


  中评社北京9月7日电/浙江在线9月7日讯,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的滕头村并不大,只有355户、887人,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却成为唯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案例,向世界发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呼唤。

  滕头村的底气从何而来?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40年来,我们创造了生态优势,又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了从穷困到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底,滕头村的绿化率达到近70%,同时全村社会总产值超过9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6.35万元。面对这些数字,67岁的村民傅央改连连感叹“想不到”:“40年前,我们全家9口人挤在一间木头房里,鸡鸭到处跑,苍蝇到处飞。”

  上世纪80年代,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村还沉浸在分田到户的喜悦中时,滕头村两委却出人意料地决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探索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路子。他们开始组建园林公司、林果特产队等,在全村800多亩土地上开辟出花卉苗木基地、蔬果园、畜牧场等,形成水里养鱼、岸上养牛、地里种菜的自然循环。

  自那时起,傅央改便和他的邻居们一样,将农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自己则转而从事园林、建筑等其他产业。在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的今天,他也得以享受每月1500元的固定分红以及相对完备的医疗、养老福利。

  而在产业转换之初,即使是村两委干部也未曾想到,他们的举动会让滕头村成为一个生态旅游景点。1993年,由于对花卉苗木等产业的培育,村庄环境持续改善,前来参观的人数飞快增加。这也激发了滕头人以生态旅游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构想。

  此后,一个无中生有的生态旅游区记录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也见证了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1999年,滕头村划出几十亩地作为旅游区,种上花、搭起亭子,用苗木塑造出各式动物造型,向游客开放。3年后,旅游区对外收费,当年收益便超过200万元。旅游区的规模逐步扩展,与村里新建的联排别墅相连相映,形成“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模样。这些年,村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提升,旅游区内也多了石刻窗花馆、乡村大舞台等新景点,每年门票收入超过3000万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