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光局”公布新一年的主灯造型改变时,我们看不到决策的正反辩论,我们也不清楚主灯不维持12生肖造型,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还是以后要持续下去。若这改变要持续,是否轮到台东时就用释迦造型,轮到苗栗时就用草莓造型?其实主灯维持生肖,副灯及其他广泛创作花灯,都可有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的发挥空间,过去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质疑的是,传统与创新之间未必要相互排斥,政府决策过程常欠缺的是公民参与,思维的改变常是首长单一指令下达或是官僚文化封闭空间所决定。
这次台湾灯会主灯不采用12生肖,是屏东县的决定,还是“观光局”的决定,还是有更高层次的“文化深层”考虑?仍有待新闻界去挖掘。我们注意到民国106年,“行政院”曾特别指示“台湾灯会要转型升级,要融入更多台湾文化及在地特色”、“台湾灯会最主要是传承及发扬台湾传统文化”。这个政策指导方向丝毫不提元宵节、提花灯是汉朝以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只强调台湾文化、在地文化,这是否才是12生肖不再列入台湾灯会主灯的主思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