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将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
http://www.CRNTT.com   2018-10-24 10:10:25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新华社电,记者从23日召开的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上了解到,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

  这将是中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核心舱轴向长度16.6米,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直径2.8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郝淳表示,中国空间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综合应用效益将会显着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正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各主要系统均在按计划进行初样研制,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按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