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省份高温津贴政策。(来源:新京报) |
中评社北京6月24日电/夏至已至,全国迎来高温酷暑天气,高温津贴成为关注焦点。记者梳理28个省份的高温津贴制度发现,上海、安徽、江西等9个省份已上调高温津贴,其中,江苏、浙江、上海3地的高温津贴达到全国最高标准,为300元/月。
高温津贴给谁发、怎么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按照国家规定,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发放方式分为按月计发和按天计发
今年5月21日,上海市人社局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将上海市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从200元/月调整为300元/月,执行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此前的4月底,福建省发布相关通知,5月1日起,对现行夏季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进行调整, 6-9月应当按月或按实际高温天数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按月计发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计发的,每人每天12元。
除了上海、福建,全国实施高温津贴制度的28个省份中,今年还有浙江、江苏、江西、天津、四川、安徽、河北等7个省份调整了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在按月计发的省份里,上海、浙江、江苏标准最高,为300元/月。江西明确规定,室外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不低于300元/月;室内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不低于200元/月。
依据各地公开的高温津贴实施办法,津贴标准在100元/月至300元/月不等,发放方式有按月计发和按天计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