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http://www.CRNTT.com   2020-12-31 11:31:26


 

  第四,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民法典》不仅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治国理政的工具箱,通过法治的逻辑和规则体系有助于提高制度供给能力,有力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例如,国家治理体系包含着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有机部分,《民法典》在物权编的部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权利进行了规定,并区分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形成了不同规则,促进了基本制度之下各种具体规则的和谐与协同,巩固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民法典》明确的民事权利清单,是宪法上国家保护义务的具体化,内在包含着明确性、比例原则、尊重权利核心领域等一系列重大的公权力行使原则,既对国家机关提出了尊重义务,也对国家机关提出了给付和保护的重要要求;《民法典》回应新时代科技与产业革命而设定了数据权利保护、人格权体系、居住权规范等,使得国家治理能够与时俱进,提升应对、处理新问题的法治能力。

  记者: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其施行将会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旭:首先,《民法典》的施行是对公民民事生活秩序的基本整理。《民法典》体现了国家对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分配正义,实施好《民法典》使得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生活秩序之下。

  其次,《民法典》的施行发挥着矫正正义功能。尤其是在高度不确定的风险时代,大规模侵权、风险识别与规制的困难,都需要民法典充分发挥救济与惩罚并重的功能。

  此外,《民法典》的施行也影响和塑造着每一个人的价值世界、心灵秩序。平等、自愿、诚信、公平、公序良俗等重要价值将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规则成为我们生活世界的背景规范,成为沉淀到我们内心的价值准则。

  记者: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让民法典真正落实,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王旭:落实《民法典》是国家机关执行立法的宪法义务。民事制度和民事权利尤其需要国家机关的尊重、保障与保护,尊重意味着各级国家机关带头遵守《民法典》,保障意味着国家机关积极作为,努力实现《民法典》所规定的各项民事权利,保护意味着有相应职责的国家机关防止第三人对民事制度和民事权利主体的侵犯。

  落实《民法典》,还需要公民认真学习、自觉践行,知晓自己的民事地位、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将《民法典》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记者: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学习运用民法典?

  王旭:民法典调整规范的是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既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也与纪检监察工作紧密相关。熟知掌握、精准运用《民法典》,是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要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准确识别公权力违反《民法典》的风险点,注意防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利用《民法典》赋予的民事主体资格和权利来接受利益输送,以民事身份掩盖违纪违法行为。要结合监督对象的职权,梳理出《民法典》中与之相关的责任清单和义务清单,加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确保《民法典》在公权力行使过程中得到严格遵循。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更规范地行使执纪执法权,保障好公民的合法人身、财产权利,保证公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