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在京举行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00:16:13


 

  在会上,王文院长发布主题为《调动“百万大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困境剖析与务实建议》的研究报告。随后王文院长主持进入了“思想强国: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大会讨论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大使欧渤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刚参与了讨论。

  陈文玲对于为什么要建设思想强国,什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应对当前百年不遇的大危机分享了个人看法。陈文玲认为,思想的库是真正的库,要真正成为思想库,要具备五种能力:一是格局思维能力,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家国情怀;二是要有大局思维的能力;三是要有战略思维的能力;四是要有底线思维的能力;五是涟漪思维的能力。
欧渤芊指出,第一智库影响力要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不要掉到别人的话术当中去,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可能不仅仅是专业团队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欧渤芊借基辛格先生曾经讲的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的的说法提出,美国也回不到过去,中国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第二美国不是全世界,欧美也不是铁板一块,发展中国家才是我们的战略依托;第三全球化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停下脚步,多边主义就是我们唯一合理的选择。

  杨晓春的发言围绕三个层面,一是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没有变;二是世界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三是要推动世界和平,我们要秉持人文交流的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刘细文围绕以思想强国来支撑我们“十四五”的战略发展,他从如何开展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出发,提出智库组织规范的学术研究积累数据,关注深度的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化视野。坚持自由探索,建设开放的信息环境。聚焦前沿性问题,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

  刘志勤用三个字形容了美国:一是“乱”;二是“邪”;三是“逆”。同时刘志勤老师也用三个字来形容中国:一是治;二是正;三是顺。对于我们未来的政策,他认为,智库和思想界要鼓励批评,因为思想的力量在于批评,思想的战斗力也在于批评。只有批评才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流通世界,也才能够使国际上更加清楚的认识中国。

  李刚从大会的主题智库国际影响力的建设出发,认为沟通才能赋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对“沟通”这个词长期以来存在误解,智库是桥梁,要想形成影响力,一定要有真诚有效的沟通,这是影响力的基础。英语是国际智库的工作语言,而中国绝大多数的智库都是用中文来作为工作语言的,一旦追求所谓的国际影响力语言就容易成为障碍。李刚认为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国际学术期刊的显示度,二是国际媒体的显示度,要用国际社会熟悉的形式来影响国际社会,这样才是有效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