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教授刘士豪陪儿子大陆高校面试经验谈
http://www.CRNTT.com   2018-05-24 00:23:07


刘士豪。(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桃园5月24日电(记者 黄文杰)中原大学资讯管理学系教授兼电算中心主任刘士豪的小孩,今年总共录取三所大陆高校,好友纷纷道贺恭喜,不过刘士豪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从家长角度看孩子到大陆读书,就跟陆生家长陪孩子到台湾一样,永远担心不完,特别是18岁就离乡背井,如果孩子有机会留在大陆,赚到的是见识与视野。

  刘士豪,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资讯管理组博士,专长资讯管理专题、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执行与评估、组织与资讯系统,特别是大数据分析。
 
  台生今年以学测申请入学大陆高校人数大增,刘士豪的小孩是桃园市立武陵高中应届毕业生,以71级分(满级分是75级分)赴大陆申请面试,录取包括上海交大等三校,但现在仍拼七月指考,要考台湾的医科。

  许多好友纷纷透过脸书道贺,但是刘士豪认为,先别跟他讲恭喜,别跟他讲大陆高校有多好,前途有多看好,事实是,只要跟他一样的父亲,一定能理解,只要想到自己的孩子才多大,就要离乡背井去大陆求学,为人父,只能说“心如刀割”。

  刘士豪在脸书提到,心如刀割又怎样?这就是我们的命,就算离乡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对风险,甚至不公平跟歧视,只要那边拥有比家乡更好的机会,哪有退缩的权利?

  对于武陵高中校长林清波写推荐信“被关切”,他认为,只有心存感激,帮孩子写推荐信也许没什么,但至少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无论离乡的最后结局,会有多悲惨?还是多幸福?至少拥有比其他人所没有机会,不必被绑在这个怨气冲天的岛上,除了这样一封推荐信,“请问,还能奢求什么”?

  中评社到中原大学采访刘士豪,问到为人父亲,为何只能说“心如刀割”?刘士豪以家长的角度描述,怎样看孩子申请大陆高校,又如何陪孩子去面试。

  刘士豪说,小孩学测考了71级分,原本申请北京清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与浙江大学,因为各校面试时间不一,路程遥远,经讨论先舍最远的北京,以上海附近学校为主。

  他说,小孩本来觉得自己非常伟大,参考去年录取分数约67级分,自信满满,结果上海复旦先通知,“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因为至少要72级分,“简直吓坏了”,赶紧修正,因为小孩姐姐,曾经到南京大学当交换生,觉得南京大学不错,小孩立刻补增加申请,最后敲定去上海交大、浙大与南大面试。

  刘士豪分析,因为浙大与南京大学,相隔两天,交通比较复杂,第一阶段面试上海交大,请孩子的妈妈陪着,第二阶段由他自己陪,这才发现,机票与住宿费用不便宜,这也是大陆招生策略,以此来考验是否愿意到大陆读书。

  他印象最深的是,陪孩子到大陆高校面试,现场都是70几分以上的家长,社经地位很高,对小孩未来发展很有主见,打听以往台生在大陆情况,才知去年台生“被踢掉一半”,大陆还特别为台生开“加强班”。

  身为教授的刘士豪,听到台生“被踢掉一半”说法,理论应该支持淘汰,但是烦恼也开始,必须跟孩子心理建设:“原来世界这么竞争”。

  外界讨论台生家长支持小孩赴大陆读书,是为了未来就业方便,刘士豪观察,可能只说对一半,很多家长要让孩子高中毕业去大陆读书,为了增加人生磨练,增广见识,以后研究所可能到美国或其他地方,如此才能培养国际化的竞争能力。
  
  他说,道理就跟当年开放陆生来台,陆生家长心态一样,愿意让孩子来台湾读书,他们社经地位也很高,来台湾不是读了台湾大学、新竹清华等校,未来就业一片美好,无非就是让孩子先来台湾增加见识,理解很多事情,毕竟台湾发展历程还是比大陆早,未来回到大陆,可以运用台湾见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