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陆专家学者关于“涉台31条”与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5-28 15:25:43


  中评社╱题:大陆专家学者关于“涉台31条”与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思考 作者:束沐(香港),中评智库助理研究员、大数据舆情分析师

  综合提炼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涉台31条”体现了大陆对台工作的“典范转移”,对国家统一的新认识论产生了对台工作的新方法论,即“新统一观”引领“新治理观”,将为两岸关系打开崭新的局面。

  中共十九大以来,深入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台思想,成为大陆对台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29个中央部委颁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31项旨在为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逐步提供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下文简称“涉台31条”①)。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对台工作段落,再次提及“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如何评价进入新时代的大陆对台工作新气象、新作为、新举措?这些对台新政又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效应与理论意义?中评社、中评智库日前采访了近二十位大陆资深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同时撰写多篇社评和快评,现将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对台工作的“新统一观”与“新治理观”正逐渐成型

  除了高度评价“涉台31条”的积极意义,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体现“两岸一家亲”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以外,大陆专家学者们还深挖了“涉台31条”的理论内涵与哲学层次的价值。综合提炼不少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涉台31条”体现了大陆对台工作的“典范转移”,对国家统一的新认识论产生了对台工作的新方法论,即“新统一观”引领“新治理观”,将为两岸关系打开崭新的局面。

  第一,以我为主的“统一置前”加速两岸经济社会融合,降低统一后的治理成本。首先,几乎所有受访学者都认为,“以我为主、操之在我”原则是“涉台31条”的最显着特征,这也是近年来大陆因应两岸关系形势所采取的主导策略,即“以我为主、操之在我”原则实现了大陆方面对两岸关系大局的主导,超越了岛内蓝绿轮流执政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其次,不少学者指出,“涉台31条”意味着大陆方面将统一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统一之前处理,将统一之后推动的政策提前到统一之前实行,这种“统一置前”与“吸纳式统一”在历史上分裂国家的统一模式中系前所未有的首创。

  之所以秉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与采取“统一置前”的策略,有学者认为,一是因为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两岸协商中断,在“双向融合”短期内无法推动的情况下,大陆方面先行推动“单向融合”,其中有学者指出,“双向融合”仍然有赖于两岸执政当局的共同推动;二是因为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岸实力差距逐步拉大,大陆方面已经完全有容纳、吸纳台湾人才、台资企业的能力,既有“雅量”也有“容量”,不再像过去两岸谈判时计较“让利”的多少;三是因为“统一置前”有助于降低统一后治理台湾的经济社会成本,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举措。

  第二,建立“涉台公共政策体系”为“两岸共同治理”提供制度基础。不少学者注意到,“涉台31条”是具有系统性、全域性、整体性的政策创新工程,其中有学者提出了“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概念。正如同上文所提及的“统一置前”,据介绍,相较于以往大陆在国台办的协调下各个部门颁布的涉台政策调整,“涉台31条”是全方位推出、面向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推行同等待遇的政策体系,实质是把统一之后的公共政策措施提前到统一之前来规划和实施,体现出具有两岸特色的融合进程。这意味着,以大陆为主场,大陆官方所颁布的公共政策受众从原先只限于大陆居民,到现在覆盖到台湾居民,大陆的涉台公共政策受众也从原先在大陆的台商逐步扩展到所有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台湾居民。也有学者建议,“同等待遇”目前仍处于经济民生领域,未来有必要推进到公务行政层面,让台湾同胞参与国家治理,共担统一责任,这才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本质与要害。

  因此,与公共政策紧密相关的公共治理概念,也成为不少大陆学者眼中两岸关系或对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学者指出,“涉台31条”的颁布意味着未来对台工作将转向两岸治理,在台湾当局回到一个国家框架之前,两岸治理的重点更多放在“操之在我”的部分,一旦条件成熟,两岸双方共同治理的局面就会出现。也有学者认为,“涉台31条”象征着台湾居民在大陆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全面“正常化”与完全“国民化”,故不能简单地用“惠台政策”来理解这一系列关于落实同等待遇的举措。

  由此可见,正如不少学者多次提出的,落实“同等待遇”已经成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大陆对台工作重点,“实现(台湾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成为未来大陆方面主导、推动两岸关系及两岸交流格局的内在动力与主要方向。大陆对台工作“典范转移”体现为从过去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改变为“给希望于台湾人民”,以落实同等待遇与推动涉台公共政策体系为抓手,以“新统一观”与“新治理观”塑造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大势,藉助大陆自身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强大动力与巨大容量,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二、不折不扣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积极进取,久久为功

  从2月底颁布的“涉台31条”到3月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段落,大陆专家学者普遍表示,中共十九大召开后,新时代大陆对台工作的新作为新气象已然出现,迈好了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第一步,未来大陆对台工作应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坚守立场、坚定信心,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对台工作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因此,大陆学者建议,要以积极进取、久久为功的精神,以超强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科学评估风险挑战,主动而为。

  第一,“狠抓落实”是大陆学者对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第一印象。不少学者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段落简明扼要、态度清晰、立场坚定、务实可行,用寥寥数语讲清楚了今后一年里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方针、原则和工作重点。首先,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绝不会动摇,民进党当局在未承认两岸一中的前提下寻求“新突破”绝无可能;其次,大陆方面反“独”高压态势加大,既要反对遏制“分裂行径”也要反对遏制“分裂图谋”,对今年台海局势风险挑战有充分预判与防备,以军事外交经济等必要手段应对台方“踩线”行为;再次,逐步落实台胞同等待遇,颁布并落实“涉台31条”,形同“未宣布统一的统一”;最后,诉诸民族大义,仍突出两岸血浓于水的感情。学者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完全体现了十九大报告精神,把该做的、能做到的都说到位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