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林千畬:中华文化与台湾的“带路”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00:18:37


 
  (七)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目前提供台湾青年加入双创大军的机会是非常正确的作法,陆续出台的如惠台31条等政策更证明大陆已经能解脱长期为自己所捆绑的枷锁,直接面对台湾人民,接纳来自自由气氛与自我意识所养成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两岸共同发展,经济带路,政治开门的可能性,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有决心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存、创新共荣。

  (八)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即便台湾时不时有不安分的举动,也是国际上用来干扰中国大步向前的工具,但是不宜轻易切断两岸官方交流互动;盼望大陆方面运用智慧与创意,无论如何仍能以促进包容联动发展为念,关切台湾人的需要,真正做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促使民间改变政府的承诺。

  (九)坚持深化伙伴关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任何战略的成功,对内要形塑组织文化,对外要包容利害关系人文化,这在历史上斑斑可考。19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并得到中国人广泛回响的“大国崛起”系列影片的拍摄及宣扬,可以了解中国在经济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兴起“和平崛起”思维的年代就已了解到这个事实。面对欧美强力阻碍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中国人最早携起的双手,应该就是台湾人的双手,与亲人的紧密合作,将是伙伴们关切的重点;与家人一起应对共同的挑战,恰足以证明中国人是可以信任的好伙伴。

  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sbitt曾提出”High tech, high touch”的概念,转换为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可以用“发展是硬道理,伙伴靠软感情”一言以蔽之。中国人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信任,愿意与我们一起繁荣发展,必须回归中华文化的根柢,并向世界展示我们两岸四地华人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的决心。和平有赖力量维护,形象要靠行动证明!为了中国的民族复兴,为了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顺利成功,为了欢喜的迎接中国人世纪的来临,大陆与台湾誓将以共同的文化根源与血脉相连,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迎向最后光荣的胜利。

  (作者林千畬,台湾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行销襄理、高雄师范大学人力与知识管理研究所研究生,本文发表于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现略作修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