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8日电/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近期部分国家出台限制粮食出口政策,引发粮价上涨的担忧。从目前各国出口受限程度及出口比重看,稻谷供给影响较大、大豆和玉米存在压力、小麦影响较小。对于国内而言,三大主粮自给自足,粮价受外部影响微乎其微。但国内大豆风险敞口较大,当下处在南美洲大豆出货季,阿根廷与巴西均因疫情影响到出口效率。巴西疫情发展或是国内豆价走势的关键,预计4-5月豆价仍有压力,但全年供给宽松,涨价不具有持续性。我们测算单月大豆价格10%的涨幅对CPI的拉动作用或不足0.1个百分点。相比而言,虫灾引发国内粮食减产风险更值得警惕。
国内三大主粮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低
我国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长期以来自给自足,产量与消费量增长基本匹配,2019年总供给达当年消费量近1.6倍。仅大豆等个别农作物品类存在进口依赖。具体而言,我国稻谷与小麦均常年供给过剩,库存高企,库存消费比在90%左右,进口占国内消费量仅为2%左右,进口主要是为品种串换与调剂。玉米供求基本匹配,进口消费比同样在2%左右。近年来政策引导去库存,库存消费比降至约40%。虽然不依赖进口,低库存意味着玉米的价格弹性相较于稻谷和小麦更大,可能出现一定涨价压力。
大豆风险敞口较大,短期仍存涨价压力
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消费比近85%,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主要进口国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目前正处在南美洲大豆出货季(4-9月),阿根廷与巴西均因疫情影响到出口效率。由于国内大豆库存偏低,又存在需求增长的预期,目前进口层面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国内大豆市场恐慌情绪,截至3月底国内大豆价格同比涨幅已超过10%。巴西疫情发展或是国内豆价走势的关键,影响供给预期。鉴于巴西疫情尚在左侧,预计4-5月国内豆价仍有压力。但全年而言,大豆供给是宽松格局,疫情或导致出口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涨价不具有持续性,可能出现大涨后大跌的局面。
虫灾造成粮食减产才是潜在风险
相较于新冠疫情造成的暂时性全球粮食贸易问题,虫灾同样值得关注。据农业部,2020年草地贪夜蛾呈现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提前、发生面积大的特征,目前防控措施比较有效,但需要警惕未来发展。此外,今年年初非洲及印巴地区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暂时得到控制,但仍需要警惕6月份雨季过后蝗灾卷土重来。沙漠蝗灾直接侵袭我国的可能性较小,但南亚与东南亚存在沙漠蝗灾再爆发的风险,可能推升国际粮价。由于国内主粮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走势脱钩,我们认为,只要沙漠蝗灾不直接侵入国内,国内粮价仍有望保持稳定。
大豆涨价对CPI影响有限,若主粮涨价或改变CPI预期形态
限制粮食贸易对国内主粮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大豆存在涨价压力,对CPI存在三条成本传导路径,分别影响豆制品、食用油、禽畜肉,我们测算单月大豆价格10%的涨幅对CPI的拉动作用或不足0.1个百分点。但若国内主粮出现大面积减产,可能改变CPI全年下行的预期形态。历史上粮价大涨年份并非出现了实质的供给缺口,但基本都发生在低库存消费比时期。近两年国内主粮处在库存去化的阶段,如果发生严重的减产,可能引致粮价波动。主粮价格10%的涨幅,对应可拉高CPI超过0.17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虫灾引发主粮减产超预期、恐慌心理引发囤粮挤兑现象、农民工回归农村和农业生产。
来源:和讯网 作者:张继强、芦哲(华泰证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