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成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我们对小康的认识与追寻,历经时间的洗礼,一步步让梦想照进现实。从“能吃饱肚子”到“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陕北黄土高原上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朴素憧憬,映照着几代人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彻底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咬定小康这个目标不放松,我们不断深化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激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意志。
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足以彪炳史册。但也应清醒看到,返贫致贫的因素还会存在,相对贫困还会存在。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特别是当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洪涝地质灾害的影响,部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可能增多,巩固脱贫成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既要立足当下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又要着眼长远,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些目标任务没有哪一项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仰赖于更大的力度、更强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应充分认识到奋斗的连续性。砥砺决心,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追求,自觉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求,而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今天,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不能有丝毫骄傲自满的念头,更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目标不变、靶心不移、脚步不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