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李逸舟:台湾独不了,我们充满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09-07-01 10:59:49


我们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多一份笃定,多一份从容。
  中评社北京7月1日电/长期致力于台海和平发展战略建构、致力于国家和平统一理论开拓建设的台湾问题专家李逸舟,在新出刊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专文,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台独”问题》。文章从宏观战略格局、历史成因与岛内政治因素、国际环境、两岸互动等各个层面,对“台独”作了深入透彻分析,呼吁人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胡六点”精神,满怀信心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全文内容如下: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但“台独” 的阴影似乎挥之不去。海内外特别是中国大陆不少人担忧:和平发展会不会导致和平独立?协商解决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问题,会不会造成 “ 两个中国” ?未来民进党如果上台,和平发展的成果会不会变成“台独”的现成基础?如同“ 木桶理论” 中那块著名的“短板” 一样,“台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和制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因素,提示我们必须就此剖根究里,求真务实,彻底厘清。 

  一、宏观战略格局中不存在“台独”得逞的现实可能  

  统独斗争,说到底是一个实力的较量。有形的实力对比其实无须赘言,特别是在国际上开始以 “G2 ” 的高度议论中国的情形下(我们自己当然不会那么膨胀)。地域、人口、资源、相对地理位置、综合经济规模、科技与国防力量、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等等,一目了然;奥运的成功举办、 “ 神八” 的举世瞩目、航母的内外热议等等,进一步显现出未来发展的趋向。其实,更为强大、更为深沉的力量来自于13亿人民的坚强意志。邓小平当年有言,统一首先是一个情感问题,是一个民族的感情问题。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统一理想与维护统一的历史传统、近代史上曾经遭遇割地赔款的屈辱记忆,决定了中国人民及其领导者决不允许台湾再次从中国版图分割出去的誓死信念。这种信念所传达出的群体意志是确切无疑的:万一事情真的发展到最后抉择关口,中国人民将不惜倾全国人力物力、不惜砸锅卖铁牺牲一切从头再来,誓死粉碎“台独”。这是二十多年来“台独”势力始终未能把事态真正推向终局摊牌、始终未能真正跨越统独红线的最终决定因素。 

  外部环境也足够明朗,大局稳固。恰恰是在“台独”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美国对台政策越来越由“ 不支持台独” 明确为“ 反对台独” ;“台独”势力持续在国际上左冲右突,但不仅未能撼动世界上一个中国的基本格局,反而促使绝大多数国家更明确地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在国内专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社会,在台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国际上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日益展现出负责任的建设性大国作用,进一步赢得世界各国对我国统一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长期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大陆自身的稳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基本格局与发展方向、决定未来两岸统一的基础与保障。 “ 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这是邓小平早已得出的结论。在笔者看来,“台独”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其可能,那就是我们自己不争气、陷入某种大的持久的危机而自顾不暇;但中国正处于整个历史循环中全面复兴的上升阶段,生命力与凝聚力空前强盛,对台湾的吸引力与涵盖力日益扩大。在国际上,我们坚决反对美国的 “ 与台湾关系法” 。实践同样已经证明,“ 与台湾关系法” 虽然妨碍了我们按照“ 一国两制” 的最初构想直接达成统一,但并不能阻挡两岸人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逐步走向统一的坚实步伐。唯物辩证法昭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只有从台湾内部逐步消除借助外力与大陆对抗的内在动因,才能最终彻底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各色干扰。假以时日,当台湾人民逐步接受统一以至主动要求统一的时候,别国其实也就再干涉不了什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两岸新局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