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接收人员在台湾上上下下大搞“五子登科”(所谓金子、房子、车子、女子之类),而生居于此地的台湾人却由于不受信任、许多人已不识中文不懂国语等原因,继续处于社会的边缘与底层。194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台,此后并实行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台湾更加没有民主法治可言。台湾人于日本统治时期生长出的对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渴望,至此双重破灭。
上述半个多世纪中的悲惨命运,使台湾人在极度的挫折中陷入极度的“悲情”,使他们在心理上将祖国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形同“外来政权”,也使部分人具备了说服自己不再认同“中国人”的道德心理基础。由此形成的所谓“台湾人心态”极为复杂,作者撮其要者点列以下三点:
一是弃儿心结。如同一个孤儿,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之后经过自己艰难挣扎长大了,而且出息了;这时候谈到认祖归宗,他很自然会抱持一种可认可不认、可归可不归的态度,而且认不认、归不归都应是他的自主权利。在此情况下,要真正促其回归就须在两方面具有同等的力度,首先是阻断其不归的后路(如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同时必须以亲情感化,以母爱滋润,甚至某种程度上让他以一种自主自愿、荣归故里的姿态回家。如只是声色俱厉说你必须回来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则必然导致其心理逆反。这一历史心结虽然随着时间流逝而在普通民众中有所淡化,但在代表和表达群体利益的政党、知识分子中却远不会消失。照说清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与我们并无关系,相同之处则在于我们也是代表祖国的中央政府。相关的例子是,70年代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曾代表德意志民族向二战中受难的犹太人墓下跪,这也许就是对历史的一种概括承受。
二是强烈的“出头天”愿望。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长期处于下等公民地位。台湾收复后,除了“2.28”镇压,绝大多数台湾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普遍没有得到改善。首先是由于国民党把整个政权体系及经济、文化机构从上而下搬到台湾,同时抱持“反攻大陆”的过客心理,总体上并不给台湾人留下参与的余地。其次由于台湾人久离祖国,多数不通中文、不懂国语,对官场及经济、文化领域的体面职位均不得其门而入,因而在各方面倍受歧视。这就形成了少数大陆人长期统治多数台湾人的不合理状况。少数大陆籍人笼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突出代表,是1947年在南京就任的庞大的“中央民意机构”,在“反共复国”的名义下居然几十年一贯不加改选(被讥为“万年国会”),这种特权对台湾人的基本权利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剥夺。时间愈久,愤懑愈深,各种各样的反抗此起彼伏;而国民党政府则一贯施以高压,或处决,或关押,“绿岛”成为台湾人苦难的象征。长期受压制的命运使台湾人逐渐形成一种极为突出的反叛性格,结合早期先民渡海求生的冒险特质,愈压愈反,几近偏执,只能“顺毛摸”,不能“逆须捋”;同时也凝聚出一种鲜明的群体共识,就是必须“出头天”当家做主。这一“出头天”思想反映在两岸关系现实上,就是认为“一国两制”是对台湾地位的“矮化”,拒不接受地方政府的定位,强烈执著于“尊严与平等”,突出表现是许多人可以接受血缘、历史、文化及未来的中国,但对目前“政治”的一个中国则不愿承认(因为“中国”在国际现实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中华民国”)。
三是明显的西方制度认同。台湾人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蒋家父子长期进行反共宣传,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四小龙”的经济起飞,很多知识分子曾留学欧美,后至苏联解体、西方价值观盛极一时,等等,都使台湾人对共产主义加以排斥,并有一种相对于大陆的“优越感”。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本省籍的台湾人如此,包括传统国民党大陆籍人也如此。这也正是蒋经国生前长期拒不接受我“一国两制”统一的根本原因。随着两岸交流往来逐年增多,特别是由于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进展,台湾人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大陆未来诱人的发展前景,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也开始产生变化。但是,他们在根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上还是认同西方的模式,并一厢情愿地认为大陆将来也会走上那条道路。体现在两岸关系取向上,就是希望两岸制度及生活水平接近后再谈统一(即所谓“未来的一个中国”),现阶段则两岸“分治”。这是“维持现状”成为所谓台湾“主流民意”的深层社会基础。
世纪末:“民主”业已实现,“民族”再临抉择。
从以上观点看,蒋经国于80年代后期实施的解除戒严、开放大陆探亲,正是回应台湾人民自日本统治时期开始的对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百年悲愿。时移势易的是,台湾人经历了1945年回归时民族主义理想的幻灭后,已经在部分人中产生出一定的台独倾向,因而蒋的两大措施实际具有了一种新的意义,即通过增加同大陆的联系来平衡与牵制“民主化”中将破笼而出的台独能量。……
民进党上台也使台湾人第一次没有了国民党的中间缓冲,直接面对大陆,直接面对13亿大陆人民在远比台湾百年经历深长久远的五千年历史传统中形成的统一理想,直接面对国际上不可能更改的一个中国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民进党上台促使台湾人必须重新面对历史和现实,在终极的意义上对统独问题进行彻底反思。为了争取执政,陈水扁在竞选期间作出了不推动台独的保证,上台后声明他已“放空”自己,不论统独都由民众决定;曾在元旦致辞中表示“一个中国本不是问题”,并称“既然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何如何。对这些动向,我们一方面可以看作台独分子一时的诡计,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是一个转变的开始。电影《鸦片战争》开首有一段旁白:“一个民族只有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才能冷静平和地反思过去跪着时的历史。”民族如此,族群也如是。台湾人既已当家做主,从而已就开始摆脱他百年的悲情;尽管民进党内还存在基本教义派的强力拉扯,尽管许多民进党人不可能一下丢掉久负的包袱,围绕一个中国的争执还将持续,但转变应已开始。
这是继半个世纪前民族主义理想破灭后,台湾人再一次直接面对祖国,进行再一次抉择。不同的是,上一次开始时是带着欣喜无条件地回归祖国怀抱,这次则多了一项“对等与尊严”的坚持。
与上一次相同的是,作为祖国一方的言行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他们的进退取舍。
令人欣慰的是,祖国大陆现代化建设的迅猛进步及其所展示出的广阔前景,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再转型、再升级的动力与希望,从而对广大台湾人产生巨大的磁吸作用;而在全局战略上占据的主动,则使我们能够对十分在意祖国态度的台湾人展现比以往更大的包容。
新世纪是一个乐观的世纪。在历史的长线上,我们听到了两岸融合的深沈脚步。
注释
①新华社2014年11月2日电。
②新华社2016年3月5日电。
③新华社2016年11月1日电。
④新华网2017年3月5日。
⑤新华社2014年9月26日电。
⑥长期以来,笔者先后撰写过一批研究两岸关系的文章,绝大多数没有公开发表,只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参考。2008年7月,笔者深感在中央确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后,对台战略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笔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告一段落,故将部分文章收集在一起,在从事对台研究的少数同仁间进行交流。本文提到的几篇文章,2000年那篇题为《两岸关系总批判》;之所以冠以“批判”二字,一是中国文字中本来有“批者,以手拿来进行比较”即分析的意思,判则为判断,也就是总体分析与判断;二则是为引起阅读兴趣。2004年那篇题为《实现国家统一理论创新与对台工作战略调整》;由于不为公开发表所以不拘形式,标题上面还加有“溯本清源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四个词的眉题。1996年那篇题为《关于当前两岸关系形势》。2006年那篇题为《解决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问题,削弱“台独”社会心理基础》。1992年那篇题为《“德国模式”与两岸统一》。2008年5月那篇,题为《大功初成,巩固前进——从马英九大胜的深层原因看我今后工作的基本方向》。
⑦新华社2008年12月31日电。
⑧同上。
⑨人民网2012年11月8日。
⑩新华社2015年11月7日电。
⑪《人民日报》2002年1月25日。
⑫中新网2005年4月29日。
⑬人民网2005年1月28日。
⑭新华社2014年2月18日电。
⑮新华社2014年9月26日电。
⑯新华社2013年6月13日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8月号,总第236期) |